长期以来,我市坚持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贯穿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中,在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上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发布和解读,我市未来1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蓝图全面呈现。
根据《规划》,到2025年,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由体系建设向融合发展的深化,生态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价值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同时,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规划》更是明确了具体指标:到2025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小于90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
【总体定位】
引领区
典范区
先行区
根据《规划》,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锁定了三大总体定位:
一、建设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在西部率先解决好平稳增长和加快转型的关系,引领西部地区城市实现转型发展。
二、建设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典范区,全面、系统构建现代新型人、水和谐关系。
三、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阶段目标】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规划》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并设立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到2020年,以“强基础、补短板”为重点,主要包括完成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初步构建起现代绿色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市场体系,全面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完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等内容。
第二阶段到2025年,以“促融合、提质效”为重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由体系建设向融合发展的深化,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深度融合,生态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价值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在具体目标上,《规划》提出了37项指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指标18项。具体而言,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明确提出到2025年,用水总量(不含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力争控制在65.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25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3435万立方米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到60%;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小于90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中心城区、郊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100%、80%;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按国家、省下达的任务逐年下降。
【主要任务】
1 优化全域空间开发格局
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0.98万公顷
根据《规划》,我市将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分区发展战略,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明确成都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全域空间开发格局。
在优化主体功能分区方面,明确统筹谋划经济、人口、城镇和生态布局,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优化区、都市功能拓展区、都市现代农业区、都市生态涵养区及都市生态管控区(点状保护区域)五大主体功能分区。同时,到2020年,禁止开发区域面积不少于15.65万公顷,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0.98万公顷。
《规划》还明确将完善“一轴双核六走廊”的城镇空间结构,推进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以“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并将结合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有、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等要求,划定全域各级城镇用地边界线、工业集中发展区(点)范围边界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以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
2 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到2020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根据《规划》,我市将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推进水、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加强节能降耗方面,《规划》明确提出将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到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60%。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实现配电自动化全覆盖。对能耗增长过快或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区(市)县进行预警调控。为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明确我市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到202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38%。
《规划》在发展循环经济上明确到2025年,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焚烧)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了我市将加快实施远郊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为了适应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需要,目前我市正统筹在远郊区建设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在2020年前,新建5座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7700吨,届时,我市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
同时,在资源节约利用工程上,《规划》明确包括节能、节水、节地及资源化利用两大类工程,含万家千户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废旧商品回收交易市场建设等2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07.26亿元。
原标题:到2025年 森林覆盖率达41%以上 人均公园绿地1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