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民法典编纂工作已启动 民法总则预计6月提交审议

2016-03-05 16:24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在昨天召开的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傅莹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并将先行制定民法总则,目前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预计今年6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民法典作为保障私权的根本大法,立法机关先后五次启动编纂工作,其中四次被搁浅,直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重提编纂民法典。民法典编纂工程浩大,内容涉及人格权法、 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民法典的编纂分两步走,目前集中力量制定民法总则,下一步再对所有的民事法律进行整合。

民法典以及民法总则究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民法总则可能改变我们什么?对此,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法学会相关专家,独家揭秘民法总则起草幕后故事,回应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总体思路:

先修民法总则

再立相关篇章

相关专家介绍,目前确定的立法思路是,先修民法总则,再起草、修改、完善民法典其他各编,然后编纂成民法典。按照公布的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的结构,可以基本推断出整部民法典的体例。“按照这个设计,人格权是想让它独立成编的。”专家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称,总则出来了,人格权法编的起草工作跟着启动,民法典其他各编差不多都有单行法,经过修订完善后可一并提交审议,这样可能从时间节奏上更从容一些。

“如果说民法总则中有一个独立的人格权法编的话,大家都建议把这一编放在民法典的第二编,体现出我们对人格权益的重视。”专家向成都商报记者分析称,然后应该是跟人身关系有关的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作为后续编。再后面是物权编,然后就是考虑要不要一个债法总则编。债法总则编之后,就应该是合同法编、侵权责任法编。“这都是目前比较有共识的,对于知识产权、涉外民事单行法要不要独立成编纳入民法典,目前还存有争议。”专家说。

起草背后:

1个月写出的专家建议稿

实则有30多年的准备

2015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宣布正式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并将起草民法总则作为编纂民法典的第一步工作,同年3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了民法总则起草专题会议。同年4月20日,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组织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征求意见稿)》首次公开向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征求意见。

从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到专家建议稿的出台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据专家介绍,这看似短暂的时间,实际上凝聚着中国法学会30多年的心血和准备。“1993年起草统一合同法的时候,学术界为民法典的编纂作准备的步伐也加快了。”专家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称,“它之所以快,就是因为前期准备30多年了,是在30多年的准备基础上来完成的。”

立法时间:

整个立法有时间表

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

“发布会上也提到了,整个立法也是有时间表的,不是说可以无限期延续下去的。”相关专家分析称,对学界来讲,现在就是怎么更广泛地去听取意见和凝聚共识。

专家介绍,民法典其他各编的起草、修改和完善,估计不会等2017年3月份总则出来才启动,应该会在民法总则进入审议程序后陆续启动。

专家介绍,在专家建议稿起草过程中,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安排民法典的编排体例、立法体例等问题上。“就民法典的立法体例而言,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是到底要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如果要民商合一,应该怎么合?”因为民商合一也有不同的选择,我们究竟采取哪一种选择?”

经过多轮的讨论,最后形成的共识是,即使民商合一也是一定限度内的民商合一,将调整商事关系的一般规则放在民法总则中去,其他具体规定仍然存在于商事单行法律中。

民法总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保护童真

孩子的更多行为受法律保护

《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从10岁变成了6岁,规定“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辨认能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

专家解读:“降低这个年龄可以说是对未成年人天性的一个尊重。”这个标准改小后,6岁到10岁的小孩能做哪些事情会发生一些变化,法律范围内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权利。第二就是《侵权责任法》相关责任的适用会产生变化。按现行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受损害,教育机构承担的是过错推定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损,则是适用的过错原则,将10岁改为6岁,这样就意味着6到10岁的小孩在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主张方面,将发生变化。

原标题:民法典编纂工作已启动 民法总则预计6月提交审议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