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扶贫重在精准 四川"十三五"瞄准九大工程

2016-03-07 07:34   来源: 四川新闻网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新理念 新发展 新征程·共享四川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四川“十三五”瞄准九大重点工程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6日讯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在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之一,就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谈到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时,李克强总理又着重指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去年7月召开的中共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指出,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要求,四川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497.6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

2月15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脱贫攻坚”作为四川在“十三五”期间一项重大任务,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被单独成篇论述。《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发展目标”提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第十篇“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指出,“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为主战场,统筹推进“四大片区”内外扶贫攻坚,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扶贫专项方案,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扶贫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基础设施扶贫工程、新村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医疗卫生扶贫工程、社保兜底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文化惠民扶贫工程。”

四川今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105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2350个贫困村退出。

处于大山的龙灯村,通村通组道路已全部硬化

十二五 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减贫近千万人 贫困发生率从20.41%下降到5.8%

“十二五”期间,四川扶贫攻坚亮点纷呈。龙灯村算是其中一个典型。

孙守林的日子开始发生了变化。近两年,家里盖起了新房,安装了自来水,搞起了核桃和魔芋种植,硬化公路修到了自家院坝,村里还有了活动室供大家闲暇娱乐。在龙灯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龙灯村位于四川北部山区,是广元市朝天区少数几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从朝天区到村上,20多公里山路基本是在石壁上凿出来的,一边是紧邻的山石,一边是数十米的深沟,蜿蜒曲折。这里是四川扶贫秦巴山区的重点区域之一。

龙灯村辖4个村民小组142户495人,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700亩土地,多在海拔1200米的石头大山里。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受困、水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支撑不强,农民收入在全区行政村中排中位靠后,被确定为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28户,贫困人口103人。为加快发展,同步实现小康,龙灯村从基础设施、产业环境、民生保障、村民素质提升等方面下了大工夫。

龙灯村现貌,老旧的低矮瓦房被砖房替代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扶贫力度,逐步硬化通村通组道路,全村引进业主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种植魔芋400余亩,发动农户规模栽植核桃500余亩。年出栏5000多只土鸡、200多头生猪,年人均收入在去年达到6000元左右,村里80%的住户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摩托车,村里停滞了十几年的舞龙灯习俗也恢复了起来……“日子当然越过越好了。”村党支部书记孙世居说,要让大家吃饱穿暖,脸上有笑容,心里有快乐。

孙守林家里栽植了12亩核桃,并套种了魔芋,“种子树苗都是政府提供的,还有技术人员来指导,产出来后,会有专门的老板上门收购,非常方便。”除了产业增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发生了巨变,特别是道路交通的变化。对此,孙守林感触颇深,“以前全是土路,又不平整,一下雨就全是泥浆,没法下脚,因为都是沿山路,还经常垮塌,出行就是一个大问题,但现在硬化公路基本可以通到各家各户。”

在龙灯村,最能直观体现扶贫成效的,除了道路,便是新房。站在村里的一处观景平台望去,过去破旧的低矮土瓦房已经难以再见,取而代之的是白墙灰瓦的砖房小楼。在这里,各项扶贫工作仍在进行,对于未来,大山深处的龙灯村或将成为人们乡村观光的新去处。

龙灯村的扶贫变化仅是四川扶贫的一个小窗口。

五年前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达1356万人,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带着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的特殊省情,四川省踏上“十二五”征程。5年间,四川省扶贫脱贫攻坚持续加码——从2011年起,实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3年首次将扶贫开发列入八项重点任务,启动“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实施“五大扶贫工程”。五年来,四川投入各类扶贫资金共2150多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8.39亿元,比上个10年总投入增长54.3%。五年来,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356万人减少到380万人,减贫近千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41%下降到5.8%。

十八大以来 四川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性任务部署推进

精准实施“五大扶贫工程” 着力深化扶贫“六大机制”创新

四川省委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来部署推进,鲜明提出“四个好”工作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扎实抓好“五大扶贫工程”,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两年来,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750万人减少到497.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7.7%。

十八大以来,四川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性任务部署推进,始终瞄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

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聚焦连片特困地区主战场,“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取得突破进展。分片区编制实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集中力量开展“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重点推进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四大片区”累计完成投入6684亿元,两年来实现减贫114.3万人。

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扶贫开发有效性明显提高。一是全面完成精准识别。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程序,四川省共识别出到2013年底的贫困村11501个、贫困人口625万人,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建立起全国联网的贫困信息系统,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因村因户分类施策。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制定实施差异化帮扶措施。三是精准投放扶贫资源。将两年投入的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5.56亿元,行业项目资金1230亿元,重点向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精准投放。

精准实施“五大扶贫工程”,贫困地区发展突出问题有效解决。一是实施基础扶贫,优先推动改善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两年来全省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68.1万人。二是实施新村扶贫。全面启动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惠及贫困群众30万户、130万人。三是实施产业扶贫。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增收富民产业,布局了60个现代农业、40个现代林业、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四是实施能力扶贫。特别是在藏区和彝区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在阿坝、甘孜州实施15年免费教育取得实效。五是实施生态扶贫。两年实施生态移民4965户、避灾移民6643户。

着力深化扶贫“六大机制”创新,精准扶贫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重点建立起贫困县考核机制,对全省88个贫困县实行分类考核,取消了对重点生态功能区54个贫困县的GDP考核;建立扶贫“四到县”制度,实现以县为平台统筹安排使用项目资金;建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共选派驻村干部3.96万人,组建工作组1.08万个,实现对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开展“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活动,两年投入社会扶贫资金127亿元。

原标题: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四川“十三五”瞄准九大重点工程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