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一天》是故宫官方出品的首类儿童类应用App
故宫新媒体团队部分成员。
从西华门进入,经过宝蕴楼、金水河,穿过近小半个故宫,来到一排红墙围绕的院子。
平房的外面就是慈宁宫,如今故宫的雕塑馆。
在去年10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尚未对观众开放的禁苑,而如今即便是外面的游客再熙来攘往,一旦掩上那扇木门,一切喧嚣就会隔绝在外,这里依旧宁静,似乎听得见天空中飞鸟扇动羽翼抑或树叶飘落的声响。
开门是一处避风阁,一只被叫做“华妃”的胖猫,正在暖阁中慵懒地打着盹。
避风阁连接着几间办公室,每间都很狭小,办公桌将区域划分成格子间,上面放置着电脑和大量的文件书籍。
如果不刻意寻找,你会觉得这里似乎与一间普通的写字间并无太大区别。但如果仔细打量,你会发现,这里的整面墙壁的书架上塞满了专业研究资料与故宫出版的文献书籍。
故宫新媒体团队就在这里办公。
也就在这一两年间,普通人突然发现,自己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经常能看到故宫的消息,春花冬雪的故宫美景,或者某个院藏作品酷炫的APP,这些新媒体的展示中有着当代而文艺的一面,但又一点都没有破坏故宫独有的韵味。人们开始惊艳于这座古老的博物院那些微妙的转变。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小小的切口”
其实,在故宫内部,“新媒体团队”的称呼并不精准,他们更习惯于被称作“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主要负责故宫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与APP等网络媒体的策划、发布与运营。
一组的组长是于壮,李琼是副组长,组员有 APP 项目负责人庄颖、“微故宫”社交媒体编辑郭珽和张林等八人,清一色的 “80 后”。
于壮与郭珽算是团队里最早“入宫”的成员。当初,他们作为应届毕业生,通过事业单位的选拔与考试进入这里,主要负责故宫博物院官网相关的工作。
如果深究起来,他们几个人的专业和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很对口。于壮学的是设计,郭珽的专业是计算机,李琼学艺术史,而后来逐步加入进来的庄颖本科是英文专业,硕士是美国研究。只有其中最年轻的张林,学术背景是考古学,但研究方向也并非紫禁城所经历的明清两代。
庄颖的择业观念代表了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初衷,“其实在选择这份职业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带有了一份随机性,一方面是被故宫所吸引,另一方面觉得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博物院里工作仿佛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庄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们入职后不久,这个当初以“官网”为主要工作的小组也在逐步增加着工作内容,今天的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地担任着几项工作,比如庄颖,在作为APP类项目策划的同时,还要负责故宫官网的英文编辑;而张林则在协助郭珽运营微博与微信之外,还包揽大部分故宫官方社交媒体所用视觉图片的拍摄。
2013年的《胤禛美人图》是“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APP项目初试啼声的作品。
这个后来被他们称为“试水”的作品,是以一套12幅的清宫旧藏美人图为基础进行创作的,风格清雅别致,并不仅仅让观者欣赏到画作,而是逐步引领他们走入旧时美人“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的日常生活,而美人周围的家具、摆设等也可以让人一一点开。
项目主要负责人庄颖回忆起当初设计的初衷,“其实主要是因为当初故宫出了一大批研究这套作品的成果,我们就借助他们进行策划。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小小的切口,从它深入进去,最终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故宫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
《胤禛美人图》上线两周之后,下载量就超越了20万次,并且也在当年获得了苹果APP Store“中国区 2013 年度优秀 APP”。
而于壮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他们其实坐拥着一座宝藏。
随后,这个小组开始接连不断地向这个方向进行尝试,《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和《清代皇帝服饰》等7款APP先后上线,与此同时,微信公号也在2014年初迅速上线,与之前不断丰富壮大的微博一起,将紫禁城更多的层面以一种温煦、亲切、幽默但又绝不失风雅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我们要把尘封的珍宝擦亮,给大家惊艳。”于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如今,虽然工作的强度与内容在逐渐增加,但小组的编制依旧保持在十人。然而作为一个特殊的办公场所,紫禁城里有着自己特殊的规矩,每到黄昏时分,这里必须清场,而工作人员们也要在游客退场后离开。换句话说,他们没办法在这里加班。
对于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自由的自媒体来说,于壮他们不得不把工作带回家,而如果“一定要使用办公室或用电的话,比如要用内网,必须提前写申请。我们有一个申报流程,比如今晚七点我要更新数据库,那就提前写好报告,再层层审批。”而为了确保用电防火的安全,如果申请加班到八点,那么电管科一定会在八点零五过来,把电闸落掉。
而对于小组内的摄影师张林来说,即便是作为“御用”摄影师,在紫禁城里,他也并不拥有特权,如果进入非开放的区域拍摄,作为工作人员的他一样要走一道道流程审批手续。
去年初冬,故宫的第一场雪在网络上惊艳亮相,题为“碎碎坠琼芳”以“中国最美雪景”的姿态横扫微博与朋友圈,但那却并不是张林在无人时“优先”拍摄的,而是与大部分观众一样,“早晨背上设备等在门口, 抢时间 拍出来的。”
而在初雪之前,张林因为要拍摄紫禁城内中秋节的月色,那一天晚上,他经过层层申报和审批,留在了“宫里”,亲眼见证了一轮明月在静谧的宫殿中撒下满满清辉,几天之后,张林在朋友圈中开心地转发了那组图片的公号链接,然后配上文字:夜游故宫愿望完成。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推广故宫之美,而不是让自己变成一个网红”
“有一种美,秒杀了时光,足够让我们停留。”2013年7月17日,郭珽第一次用“故宫博物院”的微博账号,打下了这样一行字,配图内容是飞檐斗拱的红墙藻井和古朴沧桑的白玉石雕。
彼时的她,心里仍在纠结,“秒杀”这样的词汇,是否与这座有着六百年厚重历史的宫殿有所不符,但很快,她说服了自己。
与如今动辄拥有几千、上万转发量的故宫风景微博相比较,这条仅仅有着不到三百转发、几十条评论量的微博,现在看来显得不够起眼,但它还是在不经意间暗暗释放出了一个信息:故宫博物院,这座以相对传统的、甚至有些故意与大众保持距离的方式运行了几十年的庞大机构,在一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开始愿意放下身段,用流行的语汇与活泼的方式,与普罗大众并肩言欢。
郭珽大学时候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如今她的大部分同学都活跃在中关村的IT公司。而在2003年,这个北京姑娘在懵懂中走进故宫的理由,仅仅还只是“作为北京孩子,几乎每个人都有点故宫情结”。
最初,故宫官网的技术维护,是郭珽负责进行的工作,除去工作地点比较神秘之外,她的日常工作看起来似乎与在一般的大公司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慢慢地,身处紫禁城内部的他们,也敏感地察觉到,外面的风向变了。
今天,于壮与组员们已经记不得故宫在网络时代的改革究竟是始于哪一天,或者,根本就没有那样一个开始,新生事物在不经意间开始慢慢渗透着红墙里的人们。
当初的他们并不能够预料到,故宫新媒体的策划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关注与点赞,只是单纯觉得,既然自己平时也在用微博和微信,那么也想“让故宫跟得上时代”。
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张林加入了这个团队,开始与郭珽一起,负责故宫博物院官方社交媒体的发布、维护与运营。
原标题:“网红”故宫:有一种美,秒杀了时光,足够让我们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