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婆婆李国宾
爱心婆婆李国宾生前租住的房屋十分简陋
2014年年底,省扶贫办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万年场街道办,说要来慰问李国宾同志。黄钟瑶一细问,才知道她在全国“扶贫日”四川活动中,以个人名义捐了4万元的扶贫资金,而这4万元,就是上半年交大额党费时,好说歹说让她留下来的。捐款的事情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社区也不知情。一再细聊,她才道出了捐款的缘由。
留不住钱的婆婆
“我捐献的这个心愿,算有了好结果”
2014年1月,老人因心率衰竭被下病危通知书。抢救出院后,老人就想“再犯病怎么办?要赶紧趁着还能动多做点事。”6月初,她本想向党组织交7万元党费,被街道工作人员一再劝说,最后留了4万元。这4万元怎么办?不久,她从电视上看到“全国将迎来首个扶贫日”,老人的心顿时热了。10月17日凌晨7点,老人冒着寒风,拖着隐痛的双腿,辗转两趟公交车,边走边问,步行3里路,赶在上班前守在了省扶贫基金会门口。接待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赶紧陪同老人到银行。当日,老人将4万元现金郑重地转交给基金财务部,将自己全部的积蓄捐赠给了贫困地区。
老人的捐款后来被用于四川四大贫困地区建卡贫困家庭成员白内障清障手术。当知道做完这个手术后,原来看不见的人又能下地干活、又能缝补洗涮了时,老人欣慰极了:“我捐献的这个心愿,算是有了好结果。”
“为什么要向贫困地区捐助?我是这样想的,虽然现在多数人生活富裕了,但是还有部分人处在穷困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我们国家要富强,人类要平等,我们认为生活水平不能差别太大,那就不能把目前还处于贫困生活的父老乡亲们拉(落)下不管。我们国家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所以我认为四川虽然物产丰富,但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肯定还有一些贫困地区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在2014年10月13日,也就是在捐款前几天,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2015年,成华电视台记者跟拍了老人一整天。她说,她的第一个心愿就是交大额党费,第二个心愿,就是向四川贫困地区捐点钱,“就希望尽我所能帮助一下他们吧。”老人说。
省吃俭用的婆婆
“我觉得没必要买衣服,够穿就行”
老人生前每月有2900元退休金,但光是治疗心脏病就要花费600多元,每月还要交七八百元的房租和水电费。3万元的大额党费,4万元的扶贫捐款,对她来说都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黄向红是老人出租房楼上的邻居,2011年李国宾的老伴去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的她主动把房门钥匙给了黄向红,这样黄向红就能经常去看看她。在黄向红印象中,老人平时生活很节俭,吃得相当节约,很难看到她买肉回家,最多就是买一小块豆腐,豆腐只用开水烫一下就吃,她说这样就可以节约天然气。
“她家里的东西也比较陈旧,衣服穿了30多年都舍不得换。有些东西坏了她也舍不得丢,都是让我老公帮她修了又修。”黄向红说到一个细节,老人家里的洗衣机和冰箱都没有通电使用,老人说她一个人住不需要那些,还可以节约点电费。家里唯一用得比较多的是一台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每天她都要看新闻联播。每次买东西都要等到特价的时候才买。
在一段视频里,老人说她一天买菜花三四块钱,“买多了会浪费,一个月买菜就一两百元吧。”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就更加朴素。在视频中,老人穿的还是洗洗缝缝近40年的粗布外套,“我多少年都没有穿过新衣服了,这都是至少30年前的衣服了,我觉得没必要买衣服,够穿就行。”
热心公益的婆婆
“子女不能靠父母,钱留给国家和社会”
有人不解地问她:“你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不给儿孙,全部捐给那些不认识的人,图个什么?”老人正色说:“子女不能靠父母,我的钱是留给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我图的就是这个。”
2016年2月1日,李国宾老人因病辞世。从山西赶来的女儿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在抽屉里还找到好几张不同时期的捐款单,有300元、500元的,也有3000元、2000元的。老人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被评为“成都榜样”、“四川十大扶贫好人”,被群众誉为“爱心婆婆”。
老人生前曾说,自己的心愿是成立一个“李国宾工作室”,开展公益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支持扶贫事业,为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一名党员应尽的力量。
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图片由成华区提供
原标题:衣服穿了30多年舍不得换 最后4万元积蓄却全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