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日本地震致41人遇难 专家:或为南海海沟强震前兆(2)

2016-04-17 07:47   来源: 京华时报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反应

中方将密切关注灾情发展

昨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就日本熊本县发生强烈地震表示,中方关注日本九州地区地震灾情,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对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中方已向日方表达慰问。他表示,目前尚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中方将继续密切关注地震灾情发展。

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福冈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日本九州地区,勿前往熊本县。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驻福冈总领馆24小时值班电话:090-6298-9986;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同时,中国驻日本福冈总领馆介绍,地震发生后,总领馆接到许多滞留中国游客的求助电话,总领馆想办法安排部分滞留的中国游客回国,或撤离到日本其他地区。

14日的地震发生后,有一些中国在日留学生到当地的避难所紧急避难,之后有人返回住处,但目前仍有人在避难所避难。

□特写

9.17万人栖身避难所

“我的家已经不能住了,朋友家也是一样。今后该怎么办呢?”在日本熊本市益城町综合体育馆避难所,刚刚经历了16日凌晨强震的吉村老先生言语中流露着担忧。

继14日晚发生6.5级地震,16日凌晨,日本九州熊本地区又发生7.3级强震。据当地警方介绍,截至11时,已接到约450次求助电话。据熊本县政府统计,截至14时,全县有约9.17万人在680多个避难所避难。日本的避难所并非专门设立,而是利用体育馆、学校、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在灾害发生时临时开辟为避难所。

16日,新华社记者绕行盘山路再次抵达灾情较重的熊本市益城町时,看到强震造成道路起伏断裂,车辆无法通行。最终,记者步行来到益城町综合体育馆避难所。

避难所内聚集了附近的约700名居民。他们中有些人年过七旬,有些人身怀六甲,有些大人和孩子们铺上简单的纸盒或毛毯,在体育馆一角休息。

记者看到,除日本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外,还有些青年志愿者在帮忙。在救援物资分配点,提供的生活用品大多来自捐赠,种类有水、牙刷、湿纸巾、保暖衣物、奶粉、纸尿裤和儿童食品等。

避难所门口还设有手机充电站,每人一次可充电30分钟,以保证大家都能与外界保持沟通。

日本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山田佑一告诉记者,目前避难所里有约20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灾民提供一些简单的诊疗服务及发放救援物资。现在人手有些紧张,但药品充足。

山田说,他和同事15日已为240名求助者看诊,灾民出现的主要病症是胸闷、感冒以及地震造成的外伤,比如玻璃扎伤等。

吉村老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70多年来头一次遭遇这么大的地震。16日凌晨强震发生后,四周一片漆黑,道路沟壑纵横。他打着手电筒,跟随大家走到避难所。虽然没有受伤,但他两天只睡了一个多小时,非常疲惫。

在经历了14日强震并在车内避难后,15日下午,中川女士决定带着一双儿女来到避难所。“在这里跟大家在一起,彼此有个照应,还有救援人员发放饮料和食品,更让人心安。”她说。

中川家就在益城町,房子刚建成不过五六年。“虽然房子没倒,但家里已是一片凌乱,也不知能不能继续住人,”中川不安地说,“听说余震还要持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带着两个孩子,我很担心。”

□解读

或为日南海海沟大地震的前兆

熊本地震从14日的前震,到16日的本震,一直接连不断地震。日本著名私立大学立命馆大学历史都市防灾研究所教授高桥学在媒体发文警告,熊本地震可能是日本南海海沟大地震的前兆。

若发生巨大海沟型地震也可能危及台湾、冲绳、西日本和东日本的一部分。日本南海海沟从静冈县骏河湾延伸到四国、九州近海。2013年10月,日本大阪府曾宣布,如果南海海沟发生巨大地震后导致海啸,大阪府辖区内最多将有13万人死亡。

此外,据日媒此前报道,日本名古屋大学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4月5日曾警告称,日本南海海沟地震是“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绝对需要应对之策。

研究已知,以日本东海地区以西的太平洋沿岸为震源的巨大地震迄今为止反复发生,最后一次是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山冈指出:“感觉上,下一次在举办东京奥运的2020年之后四五年内发生也不稀奇。”

南海海沟地震的推测受灾地区内人口密集地较多,也成为一大问题。山冈表示,就算是和东日本大地震相比,包括经济损失在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不采取切实的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原标题:日本地震致41人遇难 专家:或为南海海沟强震前兆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