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法起底】
夏德均和他的“天道正气”
自称毕业于中文系,却因奇遇“成就健康事业”
在该事件中,夏德均成为最核心的人物之一。嘉嘉妈妈正是通过网络找到了“夏德均”,并将孩子送到该基地。工商公示信息显示,天道正气康复基地注册公司为广州天乃道营养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自然人股东和法人即为夏德均本人。该公司的成立日期为2013年5月6日,经营范围为:营养健康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据介绍,夏德均曾写过多部书,在书中,他如此介绍:“夏德均,男,湖南益阳人,1965年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经从事教育、广告、编辑等工作。由于身体的原因,开始涉足医学,特别是中医和自然疗法。一连串经历和奇遇,使他另辟蹊径,建立了自己的健康事业。他的理论核心是不治病而治人,提升体质,最终达到疾病不治而愈的目的。先后出版书籍《天道康复》《天道康复Ⅱ》《水热理论 拯救孩子健康》《儿童自闭康复手记》《未来医疗》等。”
在《天道康复》一书中,还揭示了他的“理论”核心:“他的理论核心是‘一招十步’,不治病,而治人,从而达到疾病不治而愈的目的。他不但致力于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且重视方法操作系统的构建。尤为重要的是,他所建立的‘中国天道康复中心’,从实业的角度推广着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文化,为患者从根本上解决慢性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事件发生后,他的经历受到各方质疑。
夏德均所出版书籍,曾被责令下架
夏德均的书籍在网上仍然能搜到。
据夏德均书中介绍,他一共出版了多本著作,其中第一本即为《天道康复》。资料显示,该书于2009年1月进行第1版第1次印刷,然而2011年7月,该书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24种编校质量不合格养生保健类图书名单》,编校差错率高达4.39,位居差错率最高的第五位。
随后,该书被下架,并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当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要求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将其全部收回销毁。此外,新闻出版总署要求,不具备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不得再安排养生保健类选题,不得超范围出版。然而,如今该书电子版仍在网络上流传。
“天道正气”曾发布股权融资项目
虽然是蜗居番禺裕丰村的一个培训机构,它的发展目标口气不可谓不大:研究、推广、经营康复可预期、疗效可承诺的新型医疗—未来医疗(新概念医疗);建立全球性的连锁医疗机构,形成一个治疗康复慢性病的新型行业;创立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和代表中国特有元素的顶级品牌。
去年11月10日,“广东省广州市某医疗保健公司董事长夏先生”曾在投融界网站上发布《广东某康复医疗机构项目股权融资1000万元》的项目公告,内容正是为“天道正气”训练基地融资。项目内容显示,融资金额为1000万元,融资方式是股权融资,资金方占股比例为20%-30%,最短退出年限为3年,融资用途为团队建设;与权威医疗机构合作。
自称曾治愈自闭症、脑癌、白血病、脑梗塞等疾病
在该融资文中,附上了“典型成功案例”,案例中共有9人,治疗时间从2011年至2015年不等。对于这些疾病,介绍中几乎都是“效果显著”,令人咋舌。
详细看来,上面写着:9人中有4人为自闭症,年纪最小者为4岁,最大者为7岁,其中三人“完全康复,正常上学”;一人“接近康复,准备上学”。治疗时间最短的为6个月,最长的为18个月。
另5人中,40岁益阳人鲁某身患脑癌,在2015年历时6个月的治疗后“完全康复正上班”;7岁惠州人王某身患白血病,2009年历时3个月治疗后“完全康复”;83岁的益阳人夏某身患脑梗塞,在2014年仅仅3天的治疗后“康复,稳定”;25岁咸宁人镇某患精神疾病,经过18个月治疗后“基本康复,稳定”;发育迟缓4岁的年龄,只有一岁的身高体重的姜某历时12个月治疗后“发育正常,曾经创下20天长体重10斤的纪录”。
事发后称“治疗无错,要共度难关”,手机成空号
嘉嘉妈妈张女士的微信中显示,在事情发生后,负责人夏德均的微信头像从之前自己的头像变成了风景图,群里的家长也开始议论纷纷,对机构的治疗的方式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张女士说,夏德均不停地在将质疑的家长踢出群,“群里的人已经从150多人变成30多人。”
而在4月29日事件发生后,夏德均唯一一次在家长群中发言,他的声音显得有气无力,他先哀叹了佳佳的离世,但他仍坚称:“这个打击对我们来说是毁灭性的的,这个打击猝不及防,连思考的余地都没有,就要去承受这个后果。希望家长先把孩子带回去一段时间,先稳定双方的心情。再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会走出来的。”
但他依然强调,“但我们和家长一起做的这个事情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我们不让孩子吃垃圾食品和零食、多吃饭菜、早睡觉,我想这个东西是不会有错误,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赖先生提供的号码致电夏德均,却发现,夏德均的号码已成空号。
【赴粤维权】
工商部门:康复基地做超范围的生意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的结果,这家名为“广州天乃道营养健康咨询公司”的机构只在工商部门注册过,经营内容为营养健康咨询服务,并没有获得医疗及教育部门的相关许可证。然而,正是这样一家机构,招收了11名自闭症患儿,一直声称在进行康复治疗。事发后,这家机构依然高悬“广州特殊儿童体质训练基地”的招牌,并没有被查处,只是处于自行关停状态。张女士担心,“出了这么大的事,难道他们关停几天,等事情过去再开吗?”
昨天下午,当当地媒体记者陪同张女士来到相关部门举报这家机构时,没想到,却似乎遭遇窘境——这样的特殊儿童治疗机构,管理部门到底是谁?依然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嘉嘉的姨父赖先生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昨天一天,自己和家人已经在广州找过了番禺区工商分局。一名12315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家机构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但却做超范围的生意。”
此外,“天道正气”这家机构,既不是在残联投标的定点机构,也不是在民政局登记的社会组织,和家长们签订协议的是“天乃道营养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经查询,该公司在工商局网站注册的经营范围为:营养健康咨询服务。既无自闭症相关业务,更无教育培训资质。
嘉嘉的姨父说,嘉嘉妈妈张女士一行随后又来到番禺区卫计局。卫计局称该机构并非在册医疗机构,目前也没有对这个机构进行非法行医的投诉,卫计局不行使监管职责。
赖先生说,他们将于5日到政府部门咨询维权。
【专家声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主任邹小兵:
治愈自闭症没有任何“神奇疗法”
嘉嘉死在康复基地内,引发众多家长的感慨。在谴责涉事机构违背孩子身心发育规律,推行匪夷所思的所谓“康复训练”的同时,也有公众对嘉嘉父母的做法表示不解,认为不应该让一个社交能力有障碍的三岁孩子独自离家千里进行训练,这是在推卸教育的责任。
5月4日,国内最权威的自闭症(孤独症)专家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表示,家有自闭儿,父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得到公众的善意理解。他说,治愈自闭症没有任何“神奇疗法”,他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的监管。
迄今为止
没有神奇药物疗法能治愈自闭症
邹小兵指出,社会大众对自闭症仍存在诸多误解,在孩子的训练康复之路上,容易受到误导走入歧途。
自闭症是以社交沟通障碍和狭隘兴趣、刻板行为为核心表现的先天性神经发育疾病。到目前为止,自闭症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估计与基因异常或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有关。“到目前为止,自闭症还没有找到任何特效药物,包括西医(药)和中医(药)。“他指出,也没有任何神奇疗法可以治愈自闭症。
但是,自闭症并非不治之症。有证据表明,早期发现科学干预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不良预后。科学干预主要是指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国内外研究都证明,自闭症科学干预应该以社交训练为基本内容,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坚持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搭建教育训练的基本框架。
事实上,一个自闭症儿童每天所需要做的事情与一个正常发育的儿童并无不同,即一个正常发育儿童应该干什么,自闭症儿童也可以干什么。但是,必须在这些日常活动中强调社交元素的训练,例如,目光注视、手指指物、点头同意,交流言语等。同时用行为疗法(以奖励为主)来保障在这些活动中社交能力的提升。
对于康复基地采取的熏蒸疗法和排毒疗法,邹小兵直斥为“没有科学证据,不能运用于自闭症的治疗,这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伤害。“有观点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无家长陪同训练的康复机构,是潜意识中在推卸自己的教养责任。邹小兵认为这一观点是患儿对家长的苛责。“自闭症儿童患有严重发育障碍,多数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也是是这个社会的最弱势的群体,他们所承受的身体、精神、经济、工作和家庭压力是如此之大,如果不是这类孩子的父母,是很难体会的。“他表示,在这样压力下,不同的家庭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康复决策,公众还是应该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
专家呼吁
是时候打击自闭症康复治疗“伪科学”
近年来,人们发现,伴随着“网络一代“的成长,自闭症发病率似乎越来越高。中山大学和广州残联2011年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广州市普通幼儿园自闭症患病率为1/133,而这个患病率调查没有包括散居儿童以及特殊教育机构,因此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根据世界各国的调查,自闭症发病率没有明显的种族地域差别,因此,自闭症专家估算,我国自闭症患病率参照国外调查结果大约为1/100。
为应对这一局面,邹小兵指出,在当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是,是要从国家层面,大力开展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各类发育障碍的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的科普宣传,净化网络和传播环境,大力打击与自闭症康复有关的伪科学和欺骗行为。
我国对自闭症问题的认识相对较迟,自2000年以来,随着医生诊断出越来越多自闭症儿童,我国自闭症康复机构数量不足的现象凸显,之后,各类机构不断涌现。“应该客观地说说,这些机构的建立弥补了国家公立机构不足,一些机构也是讲科学讲规范的,是有贡献的。但是机构质量良莠不齐也是事实,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机构和江湖骗子也越来越多“。邹小兵认为,现在,是时候让有关部门开展对康复训练机构的监管、扶持、培训和规范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萌 综合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
原标题:4岁自闭症儿童殒命康复基地 康复基地无资质做超范围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