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山大佛
大佛附近的龙华古镇。李贵平摄
佛像附近的古山洞
编者按
四川有很多古代佛雕石刻,而且分布范围很广——从川东北的广元,到川南的西昌,川西北的茂县、汶川,在川内,大大小小的石窟和摩崖造像数以千计。四川最有名的佛像当然是乐山大佛,每年都吸引着不计其数的游客。对游客来说,有意思的不仅仅是那修建于唐代的大佛,更有与大佛相联系的种种传说,玄之又玄,却让人津津乐道。
这些担负着普通百姓、虔诚信徒的佛雕石刻在学者们的眼中,还有另一重功能,它们和其他文物一样,是过往历史的见证,从统治阶层对佛教的态度,到僧侣工匠们当时选择的行走途径,再到造像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审美的变化……这些面相庄严、沉默数百上千年的雕像,用另一种方式讲述着历史的变迁。
现在,请跟着我们记者的采访足迹,一道去看看川内那些著名的佛像和石刻。
在宜宾市屏山县龙华古镇海拔891米的山峰上,一尊神秘的大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据了解,自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扬两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塔利班的炮火无情摧毁后,这尊32米高的八仙山大佛,就从世界第三立佛变成了世界第一立佛。
然而,站在大佛脚下,游人仅能从佛像外形上看出一点造型风格,究其修建年代、表达寓意均无从知晓。诸多谜团尚待人解开。与此同时,从其世界唯一性的造型上看,也有相关专家初步分析,这尊佛像可能与少数民族有关。
世界第一立佛神秘隐藏川南深山
从宜宾市区出发到屏山县龙华古镇,驱车需要3个半小时。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立佛——八仙山大佛,正位于龙华古镇西面的八仙山上。海拔891米的山峰,像一道高耸入云的屏障,常年白云缠绕,仿若仙境。山顶还有一望无垠的茶园风光,可观云海日出,远眺老君山,近观五指山。
人们经场镇拾级而上,通往八仙山顶的道路满目葱郁,游人穿梭在竹林中,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每日清晨,身着短袖、背心的当地人,习惯于快步登山,1769步石梯路,一个多小时就能往返。但对于游客而言,徒步攀登千余步石梯,足够花费1个小时。
关于八仙山来由,相传,八仙云游天下时,铁拐李因身感疲乏,邀约众仙在此短暂歇息。众仙落座,这才发现四周风光迤逦、秀色宜人,待其依依不舍离去后,山体立即留下八个印子,八座山峰凸现,所以叫做“八仙山”。又因清初马姓避难时在此修筑,别名“马家寨”,又名“慈云岩。”
而八仙山大佛所建之处,正是八座山峰的主峰。游人登山到达山顶处,可见用深浮雕手法凿成的释迦牟尼立像一尊,高32米,雄伟庄严。大佛面视东方,《中国大百科全书》开列的世界十大佛像,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但问及何时兴建,何人雕造,均无人知晓。
第一立佛身世神秘 当地人多系“填川”而来
屏山县龙华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陈长春,既是古镇当地人,也从事文化工作研究32年。一直以来,他都在琢磨大佛的神奇之处。陈长春查阅过屏山县记载最早的明朝《马湖府志》发现,屏山县大乘镇境内一座不足10米的“卖鱼桥”,都有记载,而龙华镇如此巨大的立佛,却查阅不到一丁点文字。
同样,在《屏山县志》中,也查无所获。不甘心的陈长春也曾想过,过去龙华镇归乐山(旧名嘉定、嘉州)管辖,不知沐川县及乐山其他地区有无文字记载,而查阅沐川《永福镇志》也没有任何记载。他还通过个人关系,不断向乐山市文化研究专家及各地专家打听有关大佛的消息,但均无回音。
随后,陈长春通过对当地人民的调查了解,龙华人几乎都是清朝初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迁徙中几经辗转,来到龙华并在这里生养繁殖。根据文物部门普查,这尊佛像当建于明代,龙华人民对大佛的来历一无所知也就不稀奇了,因为他们都是在明代以后才从各地迁徙而来。
更神奇的是,屏山县当地人均有发现,龙华当地群众口音非常独特,说慢一点,重一点,就与普通话很接近。但是龙华人口音又与周边地区截然不同。
例如生活中常说到的“盐巴”“吃饭”等词句,都有很大区别。从龙华古镇往东约25公里,与宜宾县商州镇群众发音不一样;往西南10公里,与乐山市沐川县永福镇相比,发音又有差异;往东南20公里,在龙溪乡打铁坝以上,同样有区别;就连相隔一座老君山的屏山县新市镇、新安镇等,发音均有差别。
原标题:“世界第一立佛”藏在宜宾深山 无颈无脚,年代身世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