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分赛
45个创客团队 48小时创客马拉松
比创意、比技术、比毅力……集合科技的奇思妙想,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将在成都启动,这已经是该比赛第三次与成都结缘了。作为全球的十个赛区之一,今年成都赛区的比赛由市教育局和西南交通大学承办。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45支报名参赛的队伍已进入紧张备战阶段。与往年不同,今年成都赛区特别安排了赛前培训环节,从设计、技术和价值等方面,为参赛团队完善创客设想。6月24日,他们将48小时不间断的创作,将创客设想变成作品相互比拼。
比拼 结合高科技与实用性
“目前,已经有45个团队报名参赛。”负责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分赛筹备的蔡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今年是参赛队伍最多、项目质量最好的一次。
今年比赛的主题是共创未来,关注社区、教育、环保、健康、能源、交通等五大可持续发展领域,参赛项目要求结合创新理念和前沿科技,打造具有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通过原型机实现一定创新功能的智能硬件或软件。
成都商报记者浏览参赛项目列表发现,这些参赛项目大都集合了前沿科技,以实现既有趣又实用的生活创意。一个团队计划研发一款无人照看植物装置,如果主人外出,可以控制装置给植物浇水,避免家里的花花草草渴死。另一个团队准备研发一种装置,能够将人运动时消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锂电池中供电给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这个设备还可以对发电量和使用者的健康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此外,能够送餐、清扫、引导的护理机器人,基于北斗导航的导盲杖,隐形电子蚊帐等,也令人对比赛充满了期待。
蔡潇说,今年的比赛更强调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而不是停留在电脑或手机上的软件。
培训 强化项目的应用价值
与前两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相比,今年成都赛区增加了培训环节。在组织者看来,参赛团队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尽管“脑洞”够大,但在项目开发中有时过于强调技术,而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训可以在项目酝酿阶段,就帮助大家强化这样的意识,这将有利于提高竞争力。
5月份,培训活动组织参赛团队到一个小型商业街实地考察,参与当地在垃圾处理、花篮使用、交通管理等实际领域的管理。
“Intel Edison”是一款超迷你电脑,大小和一张SD卡差不多,却可以用于开发大到机器人,小到智能衣物的软件系统,在全球创客界被广泛运用。6月,2位英特尔的技术老师来到成都,帮助参赛团队熟悉硬件。大家花了1个多小时,用Edison做了一个基于人脸识别来开关盖子的糖果盒。创客们发挥出创造的天性,在自己的糖果盒子上进行各种功能的扩展。
经过技术、设计、人文等几轮培训,一些参赛团队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参赛设想和内容。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45个参赛团队对比赛充满了期待。
不间断 48小时都要在赛场
与常规比赛不同,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现场持续48小时,一旦比赛开始,参赛者吃饭、睡觉都在赛场,所以也被称为“48小时创客马拉松”。
今年的比赛现场设在西南交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这是一个开敞的空间,所有的参赛团队在这里分别完成自己的项目。蔡潇说,比赛允许团队在比赛前完成一部分作品,但不能超过完整作品的30%。“到了比赛现场,这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比赛团队之间可以项目交流和学习。”她表示,这种比赛方式,是为了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创客研究氛围,打造一个创客之间可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创客们从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比赛现场将为参赛团队供应餐饮、茶点,住宿将分男女设置两个独立的房间,参赛者将从组织方获得地席和睡袋。只要参赛者愿意,就可以熬夜进行创作。“这个过程还是很考验耐力、毅力和体力的,这种方式也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她说。
成都赛区评委团将由技术专家、设计师、资深创客、企业代表和投资人等组成。蔡潇透露,比赛不仅得到了创客们的踊跃报名,也有不少投资人来电表示希望参加,从中寻找有潜力的项目。
成都商报记者 谢佳君
原标题:两场国际“双创”大赛即将在蓉启幕 创业者们的节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