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稿源  »  正文

新任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的5个愿望:让成都人更有幸福感

2016-07-11 16:26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粱巍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入川18月后,这位刚过完56岁生日的城市“CEO”,成为了成都市的“掌舵者”。

7月11日上午,成都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和省委决定:唐良智同志任中共成都市委书记。

从双创热土到打造中国“硅谷”;从争创内陆自贸区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从国际购物天堂到世界旅游目的地……成都,一座西部城市正在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

眼下,从市长升任书记,虽然官职变了,唐良智对成都的初心和愿望,还一如从前。他一直在践行自己当初对成都市民许诺的愿望——要努力让成都的1500万市民,过上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生活。

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梳理公开报道,盘点唐良智在蓉城的5个工作重心,这既是成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期待。

愿望1: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是历史使命和责任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努力”

从区域中心到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带来新机遇。

两个月前,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如何打造国家中心城市,航空和陆路大通道的建设,或是突破点。

2016年5月底,成都第二机场——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在成都简阳破土动工。开工那天,唐也在现场,成为见证和亲历者。提起新机场,他难掩笑容。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介绍,天府国际机场是按照9000万人次的年吞吐量、200万吨货邮年吞吐量来规划设计。这意味着未来成都“一市两场”全面完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一亿五千万人次以上,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00万吨以上。

在陆路大通道上,成都将以打造中国内陆第一大港为目标,和全球伙伴“做生意”。以“蓉欧”快铁为核心,在其两端分别做加法。目前,国内端已延伸至沿海沿边重要城市,国际段也从波兰罗兹延至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欧洲腹地城市。对于这张成都正在编制的铁路网络,唐良智直言,通过国际国内物流的“两张网”,将推动更多出口企业和货物聚集成都,以此带动产能转移和服务业提升。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离不开产业支持。在这一点上,唐良智是一把好手。过去18个月的履历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在密集走访调研之后,唐良智有个著名的论断,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也是城市强盛的根基。为此,他提出了成都市工业强基行动以及“3+N”工业布局。其中,“3”是指成都市天府新区、高新区和经开区。“N”则是指多个地区和产业齐头并进。

“这是个历史使命和责任。” 唐良智曾公开表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成都的全体市民、各大高校和大学生一起努力。把成都打造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是成都市的中心工作,更是每个成都人的责任。

今年5月,在参加位于西南交大举行的创业天府·菁蓉汇上,他曾热情寄语在场的青年学生。“在成都的大学读过书,你们就永远是成都的一份子,“我相信你们不会忘记第二故乡,会时时刻刻关心、关注成都,为成都的发展奉献力量”。

愿望2:

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

成都争创内陆自贸区

今年以来,自贸区三个字很热。

3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重庆团召开发布会。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重庆自贸区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处于等待批复阶段。

同一天,湖北也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多名来自湖北的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国家应扩大自贸区试点,尽早设立湖北内陆自贸区。

热度仍在扩散。3月7日下午,四川团召开全体会议,时任成都市市长唐良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在其发言中称,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区申报方案,已于2015年报送国务院,目前正在全力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希望得到国家层面的批准。

作为一名经济学博士,他深谙自贸区若花开成都,将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这块牌子,对成都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在唐看来,国家在西部多设几个自贸区,不仅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发挥西部作为中国经济最大回旋余地的作用,推动新常态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所谓自贸区,就是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也就是说,自贸区的设立,将打破区内关税壁垒,促进商品、服务、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

唐良智曾告诉记者,成都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抓紧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另一条就是抓紧完善申报方案。

据了解,自国家在上海设立自贸区以来,成都就率先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记者发现,成都已梳理了16个方面、55项可学习借鉴的上海自贸区经验,并在全国率先启动复制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国务院有关部委要求复制推广改革的事项,成都已落实27项,地方政府借鉴推广的6项改革,有望在全国率先完成。

愿望3:

造双创之城

让“蓉漂”安逸得很、巴适得板

今年6月26日,为期3天的2016年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落幕。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十位院士为成都站台,成都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从2015年,创业天府·菁蓉汇品牌甫一推出,成都成为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成都市长,也被坊间亲切地成为创业市长。

履新成都市长不到两个月,他便提出了“蓉漂”的概念,并表示“要让在成都创业的‘蓉漂’,即使流落街头,也甘愿坚守”。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频频为创业者“站台”,很多演讲金句,为创客青年熬制了一锅“市长版”心灵鸡汤。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唐本人亲自出席了不下13场菁蓉汇。创新创业平台搭起来了,投资人、企业家来了,成都也成为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齐名的中国创新创业的“3+2”格局城市。他也多次表示,要为蓉漂创客们打造“安逸得很、巴适得板”的创新创业环境。

这些成绩,与唐良智对双创的热情密不可分。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早在3600多年前,中国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经典名言。他还多次引用西方古典经济学创始人约翰·穆勒的经典话语,称“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2015年3月,全国两会。唐在北京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时曾说,自己确实一直在跟创业打交道,“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包括我们这一代人仍然处在创业当中,可以说整个中国仍处在创业当中,中国梦的实现也要有创业的心态。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一样”。

今年4月,成都发布《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本》,提出“3+M+N”总体布局思路,试图打造3个众创空间引领区、M个集聚区和N个专业特色区,拓展创新创业新空间,成都的双创迈入升级版。

如果说这些一个个散落在成都的众创空间,是成都双创的闪光点,那正在拔地而起的成都科学城,就是成都打造中国“硅谷”的主阵地。

在唐良智看来,这块位于天府新区、占地73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成为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区。对于这座依水而生的科学城,他有着这样的表述:加快聚集成都、四川乃至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落户,加快打造创新要素、创新产业集聚区,建成西部创新高地。蓝图绝不仅于此。唐还希望,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内,国家能布局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创新技术中心,让这里真正成为中国的“硅谷”。

愿望4:

文化和旅游联姻

成都“野心”: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文化和旅游,历来是厚重成都的两大优势。如何将优势最大化?唐良智上任不久,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2015年初举行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是唐良智对外的首秀,却让很多官员至今印象深刻。

“据我了解,去年有1亿8000万人次来成都旅游,这令不少城市羡慕。虽然来旅游的人多,但人均花费仅有1600元”。

会上,唐良智花了近40分钟总结成都去年的经济形势,又花了近90分钟部署当年的经济工作。谈及成都的优势资源——旅游产业时,唐良智却话锋一转。

为什么游客人均花费少?“关键是旅游产品做得不理想,我们没有好项目来吸引游客花钱。”唐良智对着在场的各区市县主要负责人,直陈问题的核心。

这次会议上的论述,直接催生了成都另一个产业的兴盛——即,现代服务业。而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的引进,也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5年4月3日,伴随着长达一分钟的掌声,中国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正式落地成都。

根据成都市政府与大连万达集团签署的合作协议,未来5年,万达将携超过1000亿元的投资入川。其中,将投资超过550亿元,重点打造位于都江堰的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

除了大力发展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2015年,成都先后提出打造国际购物天堂以及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目标。计划用五年时间,将成都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旅游高地,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2016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实施国际购物天堂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等字眼赫然出现在其中。

根据成都市服务业发展2016年度计划,成都今年将实施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美食之都等十大行动计划。从今年元旦起,国外游客来成都旅游,可在成都市内多个商超购买产品,享受离境退税。到年底,成都旅游总收入将力争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22.55%,接待游客力争突破2亿人次,同比增长4.71%。一座西部文化之城,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野心”可见一斑。

愿望5:

从小街区到大都市区

让百姓始终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民生,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天下安。

做好民生,是政府最大的务实。

对于家住龙泉的市民高敏来说,这样的务实,就是地铁开到了家门口。

唐良智上任后,大力推行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要求秉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理念,把轨道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速成网。

按照要求,“十三五”期间,成都每年投运两条地铁线路。今年上半年,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下个月,成都地铁3号线将正式通车。每年开通两条线路,对于市民的承诺,成都正在一步一步兑现。

大城市病,城市内涝……随着城市发展,成长中的烦恼正在不断凸显。

如何避免成都陷入摊大饼困局?唐良智带给成都一些新的“城市设计新理念”,并在多个场合提出 “独立成市”与“小街区规制”两个新概念。目前,成都已在五城区、高新区和天府新区选定9个试点,进行小街区试点。

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如今,这一理念有了新的升级版——“大都市区”。

唐良智在多次调研时,曾公开表示未来成都的规划就是向大都市区靠拢。都市区靠轨道交通与中心城区相连,以实现快速往来。或许以后,成都都不会再提圈层概念了,直接以都市区来作为区分。说不定哪天,你在介绍自己来自哪里时,就会说出“我住在成都的Downtown”这种洋气的句子。

未来的成都何去何从?作为一个肩负1500万市民重任的一把手,如何践行民之所想,民之所向?或许我们可以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城市“掌舵者”——唐良智的施政理念。

围绕民生民向民怨,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

民生,即国计民生;民向,即民之所向;民怨,即民之抱怨。 唐良智曾在报告中提出,通过去改进市民认为不满意的地方,解决民生工作的关注点,让百姓始终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想铃 殷航

原标题:新任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的5个愿望:让成都人更有幸福感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