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四川省道303线骑友增多 湖南老人倒在骑行路上(2)

2016-07-18 17:55   来源: 四川在线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史建婷

但这群老人的速度并不慢,在他们的行程日志上显示:

6月14日6时,8人从长沙出发;6月15日中午即抵达泸州;6月16日,整修;6月17日,骑行团到达内江市资中县;6月18日,骑行团经龙泉驿区到达都江堰;6月19日,从都江堰出发,骑行团准备暂住邓生沟。

扣除修整时间,骑行团总行程超过1900公里,日行程超过300公里。

“从邓生保护站到巴郎山主峰,短短几十公里落差超过2000米。一口气骑过去,别说60多岁的老年人,年轻人都不一定遭得住。”7月17日下午,王勇带领记者从卧龙镇出发,沿着省道303线抵达巴郎山垭口,沿途多次遇到停车休息或者干脆推车前行的骑友。

距离肖名死亡现场六公里外,已经休息了半小时的小奚还在恢复体力。这位重庆科技学院2015级的在校生只有19岁,出发之前,他在学校社团已经练了一年多的山地自行车并且储备大量体能,“从卧龙上来这三四十公里,还是休息了好几次,太累了。”

老年骑行成潮流,如何确保沿途安全?

那么,来自长沙的骑友团又做了哪些准备?

骑行团成员、已经61岁的刘某回忆,出发前,骑友们曾组织过室外跑步等体育锻炼,每辆车均配备了睡袋、干粮、修车工具、地图等物品。

此外,骑友团还对自行车进行了改装:每个自行车上均配备两台大功率电池,遇到爬坡等消耗体力的路段时,依靠电力通过。

这八人之中,曾经有人骑行到过拉萨,也有人从未涉足高原,死者肖名,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在告别肖名遗体的第二天,其余七位成员再次出发。他们说,要实现肖名未竟的梦想。

“对卧龙森林公安来说,最近这样事情越来越多。”在王勇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老年骑行日渐增多且准备程度参差不齐,“过去半年,我们救助过多名骑游人员,有的是自行车坏在半路,有的是没有带上高原必要的药品。”

实际上,帮助骑友翻过巴郎山垭口在当地已经成为一门生意。住在邓生保护站附近的刘加(化名)——就在5月初、303线贯通时,他把广告贴在保护站的路旁:拉自行车到巴郎山垭口。意思是,他可以用汽车把骑友连人带车送过这段最为艰辛的路程。

“反正六七月份每天都有生意,基本都是老年人。”刘加不愿透露具体收入,不过他说,具体的收费情况,要视天气情况、具体路程远近而定。

2008年奥运会珠峰传递火炬手、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队员次仁旦达说,在高海拔地区骑行,每前行一步都需消耗大量氧气。为此,骑友们不仅在心脑血管方面保持健康,而且需要通过训练储备大量的体能。

“业内有个说法,‘能一百走八十’,意思是你储存了能够骑行一百公里路的体能,最多只能走80公里。因为人要不断的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必须留足空间。在最要命的时候,甚至连随身携带物品的重量都要精心计算。”次仁旦达认为,处于身体机能衰退期的老年人,不太适合骑行高原这类活动,“如果非要去,建议就是多储备体能、随时检查身体、宁可慢一点也要安全一点、集体行动不掉队。”

原标题:四川省道303线骑友增多,湖南老人倒在骑行路上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