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 与会人员热议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6-09-12 07:24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成都规划建设“一市两场”航空枢纽双节点,继续拓展国际、国内航线,构建“国际多直达、国内满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

 二环高架营门口立交

 “增花添彩”,让城市更有特色

 菁蓉国际广场

成都市公安局扁平化指挥平台

成都当前发展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为成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会从八个方面,即城市目标、城市空间、城市动力、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民生、城市治理,描绘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路线图。

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成都如何更好地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肩负国家使命,落实省委对成都提出的“抓住六大历史机遇、完成六大历史任务”的重要要求,推动成都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昨日,在全会分组讨论上,成都各部门、各区(市)县纷纷表示,将坚定信心,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奋勇当先,迅速按照会议精神要求抢抓机遇、狠抓重点、勇担使命,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关键词1:城市目标

对照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四中心一枢纽”

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兴军表示,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在今年4月国家批复的《成渝城市发展规划》中,对成都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将给成都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西部科技中心,我们将从五个方向着力。”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分析,市科技局将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在成果转移转化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上取得新进展;着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在创新孵化培育成效上获得新提升;着力加强科技公共能力建设,在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上达到新水平;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聚集配置全球创新资源上迈出新步伐。

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务之一。市交委主任刘兵表示,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要统筹推进空港、铁路、公路、航运、城市交通建设,完善对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构建“内畅外通”、辐射区域、联通世界的国际内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通达全球的国际区域物流中心。

关键词2:城市空间

画好城市发展空间

这张立体宏图

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城市空间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如何画好城市发展空间这张立体的宏图?市规划局局长张瑛表示,将聚焦国家中心城市“四中心一枢纽”功能定位,按照“以水定人、以地定城、以气定形”的发展思路,通过总规修编,科学确定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用规划框定城市容量、划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目前总规修编的技术性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加快推进下一步程序性工作。

构建网络城市群,就是要按照“双核共兴、一城多市”,拉开城市发展架构。温江区区长陈志勇表示,温江作为成都的卫星城之一,正在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打造,把温江建成产城融合、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卫星城。

关键词3:城市动力

从动力到活力

成都将发好力

培育和转换城市发展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历史机遇叠加期,让成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劲十足。”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分析,成都高新区正加快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其动能的核心就是创新驱动。眼下,成都高新区综合实力已位列全国高新区第三,下阶段将围绕“大智造”定位,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加快空港经济区和生物城规划建设,提升高新区南区、西区水平,加快建成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郫县县委书记杨东升谈道,在菁蓉小镇2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载体的基础上,郫县将对其进行再扩大、再新增,力争将其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客小镇”。

坚定不移地实施高水平双向开放。市外事侨务办主任卢胜表示,注重双向开放,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我市将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目前有16个国家获批在蓉设领,我们争取设立更多驻蓉领事机构。”

关键词4:城市经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城市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工业要有‘挑大梁’的责任和担当。”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表示,我市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重点突出工业“一业定乾坤”重要作用,着力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同时,着力做强投资发展底盘,突出抓好工业投资、工业项目、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工业“竞进拉练”,加快形成“3+N”工业发展格局,努力筑牢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龙泉驿区委书记何勋表示,龙泉驿区将坚定不移抓整车,推动一汽、二汽、吉利三个整车品牌体系扩能增产;促进川汽、中植一客等企业做强做大;积极引进广汽、北汽等整车企业。

围绕优化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市商务委主任郭启舟表示,成都以前是西部的服务业核心城市,现在要建设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成都市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成都建成高端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锦江区区委书记陈历章表示,在现代服务业上,锦江区要使传统商贸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融合、跨界的现代服务业,打造“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同时,将大力发展旅游业。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需要从田间到车间,建成产业链。农发投公司总经理李朝林表示:“持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性金融扶持,竭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解决农产品难卖等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农业经济平稳运行。”

关键词5:城市文化

抓好“成都中心”等项目建设

构建现代文创产业体系

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市文广新局局长师江说,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是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软实力。“要注重都江堰、武侯祠等历史古迹和东郊记忆等现代工业文明的保护,推动古蜀文化遗址、‘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抓好‘成都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他表示,要打造国际非遗节、诗圣文化节等城市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和音乐产业。

注重保护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在市建委主任张樵看来,要高度重视城市街区和建筑打造,在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今年年底前,启动实施城市音乐厅、城市露天音乐广场、成都中心(市体育中心改造)等重大项目。

区(市)县也在行动——都江堰市把生态与世界文化名城联系起来,将着力在“十三五”期间引进文化旅游等1000亿以上的旅游项目的投资。锦江区也将充分挖掘大慈寺、李劼人故居、水井坊遗址等文化内涵,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

关键词6:城市生态

深入实施美丽成都行动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是特大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市林业园林局局长杨小广表示,下一步,将编制规划好龙泉山脉生态提升工程与“三湖一山”龙泉山森林公园(生态区)建设,大力推进中心城区“花重锦官城”项目建设,立足好现状基础,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地推进“增花添彩”,实现3年初现“花重锦官城”,6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的景象。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持续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在市水务局局长阳昌寿看来,要深入实施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我们将严格以该规划为指导,加强对项目建设重要环节的监管,确保按要求顺利完成项目每个关键节点的工作内容,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将着力做好地下管网和水源建设。”市环保局党组书记王锋君谈道,要以进一步提升成都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重点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

大邑县委书记李燎介绍,“对于有着丰富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大邑来说,我们下一步就要思考生态文明如何与工业文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融合发展。”

关键词7:城市民生

围绕民生民向民愿

持续增强市民幸福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始终围绕民生民向民愿,持续改善民生。“发挥民政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作用,要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低保救助水平,推动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市民政局局长张孝军表示,坚持“医养结合”,深入实施社区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扩大服务总量,继续实施省(市)民生实事目标的完成;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落实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低保对象就业激励救助、低保边缘困难群众救助三个机制;加强低保与就业、扶贫的联动,让有能力的低保对象通过就业、发展产业等方式脱贫。

坚持教育优先,在市教育局局长吕信伟看来,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民生工程,既是民生支出,也是民心投入,暖的是人心,产出的是城市凝聚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育一批名校、名师,用高品质的教育为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作支撑和保障。将统筹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8:城市治理

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

构建城市法治框架体系

让生活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是城市治理的目的所在。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城市管理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市城管委主任杨洪举谈道,顺应转型和变革要求,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市城管委接下来将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用5年左右时间,构建起能基本实现智慧管理的系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据了解,成都正在加快推进“双核十四片”综合管廊建设,“将以物联网为支撑,搭建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管理系统,实施管网智能监测,目前,全市正在完善城市感知系统。”

深入推进平安成都建设,注重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市法院表示将服务大局,努力营造一流的司法环境,结合司法办案,推进社会治理。市检察院表示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检察权力运行,为成都发展提供优质司法环境,融入成都发展。

成华区将持续深化“大联动·微治理”、“实验室”建设等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互助互动平台,推进社会治理从“解决老百姓现实问题”向“提升老百姓幸福感”升级。

本报记者 袁弘 李霞 缪琴 徐璨 胡清 杨彩华 田程晨 王琳黎 缪梦羽 赵子君 文豪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