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发展方向
着力构建“哑铃型”城市形态
陈怡星认为,目前提到的关于成都城市规划建设的多个思路,对于成都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是非常有帮助的。包括建网络城市群,要按照“双核共兴、一城多市”,拉开城市发展架构,建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两大极核,着力构建“哑铃型”城市形态;同时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建成一批卫星城。
实际上,“独立成市”几年前提出时,陈怡星对这一城市规划理念早有关注,“目前‘摊大饼’式的传统规划思维,很容易使成都这种超大中心城市陷入‘大城市病’的困局。要应对这一难题,就必须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城市群。”
在陈怡星看来,“独立成市”的理念,确实拥有诸多鲜明的特点,包括主要强调产城融合的城市功能、公交主导的城市交通、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宜人的人居环境。“‘独立成市’下的城市组团,适宜出行、人口规模合适,能满足大众周末、节假日的城市休闲生活需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陈婷也认为,每个组团配置与城市中心相同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保证人们在适宜的出行距离和时间下享受到城市内全部的公共生活,“不仅如此,每个‘独立成市’下的城市组团,其医疗、教育、文化设施等的建设水平是和中心城区的建设水平一致的,能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公共服务设施高度聚集的现状。”
“我们认为成都应该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进行建设,但我们强调成都的资源不仅仅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不过陈怡星转而建议,“应该是相对均衡分散,所以应该建立一个网络空间体系,把成都的资源统筹起来。成都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从廊道蔓延式的发展走向功能完善的城市组团建设。”
“独立成市”和“小街区规制”
更多的是让城市回归以人为本
“小街区、独立成市的发展思路与理念,我们都是十分赞同的。”陈怡星认为,如果说“独立成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城市病,强调城市的组团化发展,“小街区”则主要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生活领域和街道尺度。
陈怡星留意到,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务中提到,要按照小街区规制,在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卫星城,统筹规划控制街道宽度、路网密度、用地尺度,完善生活配套,形成相互融合、脉络通畅、宜业宜居的有机小街区,提升微循环、增强通透性、体现人情味,延续城市发展文脉。
不过她也认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讲,其实宽马路和小街区“并不矛盾”。“我们认为路是‘该宽则宽,该窄则窄’。”“宽马路”是在城市尺度解决城市的交通联系问题,“小街区”则是在社区层面强调人行尺度和街道生活建设。道路“宽窄”应从城市实际的功能需求和市民的生活需求出发,合理建设。
作为普通市民,该如何去理解小街区和独立成市,它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和帮助是什么?陈怡星认为,对于市民而言,“独立成市”和“小街区”更多的是让城市回归以人为本。
“小街区”实际上是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的建设方式,在社区层面强调人行尺度和街道生活建设。因此对市民而言,小街区的建设实际上是让社区回归人性化,在适宜人步行出行的距离范围内,有完善的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和文化休闲设施配套齐全,老人和孩子安全有保障,满有24小时便利生活服务设施,出行方便,有很好的活动和交往空间,居民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和社区归属感,这就是典型的小街区。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双核背后的底气
成都进入世界级都市“预备役”
GaWC定义的世界级都市标准,等级划分为Alpha++(特等)、Alpha+(一线强)、Alpha(一线中)、Alpha-(一线弱)、Beta+(二线强)、Beta(二线中)、Beta-(二线弱)、Gamma+(三线强)、Gamma(三线中)、Gamma-(三线弱)。
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发布的全球城市体系(GaWC)排名结果,成都已经进入世界城市“预备役”的HS(high sufficiency,高度自足城市)级,在HS级中位列全球第6位、中国第1位,即将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GaWC世界体系的内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