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城市
成都
德阳 绵阳 遂宁 资阳 眉山 乐山 雅安
成渝城市群
成都、自贡、德阳等四川15个市
重庆27个区(县)
“钻石经济圈”
成都 重庆 西安 昆明 贵阳
城市发展到如今,早已从当初的“单打独斗”,走上了区域协同的道路。例如东京都市圈和纽约大都会,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发展也最为迅速的大都市群(区)。在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上,除了正在构建的网络城市群,成都与国际大都市一道,顺应发展趋势,步入了构建大都市区、区域协同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提升成都平原城市群“1+7”城市联动发展水平,并推动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引领带动西部发展。
1 外部空间拓展
1+7的同城化 福利 提升成都平原城市群 1+7 城市联动发展水平
“通过大都市区规划,统筹大都市区范围内实现交通、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作统一发展实现四个同城化。”成都市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表示,在这个区域内,形成统一的轨道和道路交通网,市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就像在城市内部通勤。同时,区域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划定敏感生态区域,合作开展流域治理和雾霾防治等,给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比如在成德、成资、成眉等邻接地区,统筹预留生态廊道,有序引导城镇发展,能够形成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空间形态。
必不可少的还有资源的共享。通过共同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如将金沙、三星堆等有关联的文化资源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可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创建区域旅游品牌。基础设施也将实现同城化,统筹预留基础设施廊道,统一规范基础设施标准,最终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在构建大都市区格局过程中,成都重点提出的是提升成都平原城市群“1+7”城市联动发展水平,该城市群是由成、德、绵、遂、资、眉、乐、雅等8市中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紧密联系、协同发展所构成的一个城市集合体。
具体到这8个城市的联动,首先能看到的就是城市合作更紧密。城市将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合作共赢,成都作为首位城市,整合8市的力量,以城市群为主体参与区域和国际竞争。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相关负责人在解析区域协调发展困局时指出过,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实现区域产业体系一体化,探索产业、交通和城镇空间协同发展规律。联动带来的第二个作用也很明显,即产业分工更协调,从同质竞争转变为分工协作。成都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他城市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相关产业。对成都而言,枢纽、金融、总部、会展等优势产业可以更好地服务城市群内其它城市,企业将有更多的商务机会和投资选择,市民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泛的就业选择。
据成都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市群统筹协调区域产业布局,将未来主要的产业发展空间放到龙泉山以东的丘陵地区,缓解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和耕地保护压力,使成都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雾霾更少,生活环境无疑会更宜人。与此同时,形成以成都为枢纽的更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也值得期待,特别是绵阳、乐山、遂宁、资阳、雅安等地的市民,通过成都国际航空枢纽飞往世界各地,内部形成半小时轨道交通圈。
2 区域协同发展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需
推动建设国家级成渝城市群 推动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引领带动西部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需。”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有关专家还表示,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速率加快、融合程度加深、关联效应加大,产业体系中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分布。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是“网络”,任何一个经济实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取决于“与什么相连,怎样连接”,“连接”的速度、可达性和开放性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应善于把握大势,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融入区域和世界产业合作体系。
回到成都实际,内部有成都平原城市群联动发展,外部则有成渝城市群和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成都提出,发挥成渝“双核”作用,推动建设国家级成渝城市群,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引领带动西部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支撑区和重要增长极。同时,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门户城市。
在刚刚获批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针对城市空间,也有相同的布局,即强化成都发展核心,拓展成渝发展带、成德绵乐发展带,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和国际临空经济区建设,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形成“一圈两带两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成都大都市圈是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对外交往中心、文创中心和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成都市核心带动作用,加快与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同城化进程,共同打造带动全省、辐射西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成渝发展带则是依托成遂渝、成安渝、成内渝高速公路及成渝客专等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借力成都、重庆核心城市,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辐射带动资阳、遂宁等沿线城市,打造连接成都、重庆双核的重要经济发展带。
成德绵乐发展带就将依托成绵、成乐高速公路和成绵乐城际铁路、宝成-成昆铁路等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科技服务、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推动沿线城镇、产业、人口集聚,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发展带。
此外,“钻石经济圈”的建设也必不可少。“‘钻石’是个形象表述,这5个城市经济总量大、产业集中度较高、带动能力强,形成合力后,对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带动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学教授肖金成表示。在省社科院专家看来,5个城市要形成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共同争取国内外优惠资源,将实现共同繁荣,形成“五指握拳”的态势。
3 打破盆地桎梏
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竞争
今年9月初,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支持成渝等城市群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对区域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实际上,近年来,成都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北京、上海等地的规划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如今的成都及西部,早已走上国际化的道路,所谓“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被打破,随着区域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推动,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成都外部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反过来也将有利于成都进一步增强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与绵阳、德阳、眉山等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产业互动、功能互补,与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城市协同发展,助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成都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围绕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网络城市群大都市区,在具体工作中结合成都资源禀赋和优势,打出“组合拳”,画好城市规划这张“宏图”。
●专家点睛
成都平原经济区扩容
体现区域强劲发展势头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何东
“成都平原经济区是全川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新兴产业资源最集中、实力最强的区域,经济总量占59.6%、人口总数占全省46%。这个区域发展好了,能够有效实施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稳住全省的经济发展大局。”在最近的一系列调研中,西华大学管理学院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何东观察到,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许多新兴产业已经展露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成德绵的协同创新发展对于整个经济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何东看来,日前省政府印发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将“成都经济区”正式更名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并将该区域范围扩大至8个市,这在促进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印证了这个区域的强劲发展势头和辐射能力。
“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起点上,如何拓展外部空间,处理好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其他7个城市以及与重庆的竞合关系,是对成都智慧和胸怀的极大考验。”何东的建议是,成都应该在产出和效益更高的产业领域下功夫,敢于砍掉一些中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比如在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布局和分工中,科技和人才资源占优的成都应该着力抓研发、设计、勘测等。
●市民心声
成都发展将创客
引向更大舞台
成都亿盟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春波
成都亿盟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波前日来到西南交通大学,参加第四届成都市道德模范评选系列活动高校专场活动。作为2015年十大成都榜样,他向近千名学子分享了自己在成都十多年的创业经历。
“我主要从事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位置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很庆幸,这些年一直在成都学习、创业。现在,成都不光为我们创客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更以自身的发展,把我们引向更大的舞台。”王春波说,他了解到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做了很多部署,“成都的外部空间在不断拓展,与绵阳、德阳、眉山等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产业互动、功能互补;另一方面,跳出四川,与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西部城市协同发展……这些布局,有大格局、大视野,区域合作的诉求不光为交通领域,更为更多行业提供了许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