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315天!成都速度再次刷新

2016-09-23 07:12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列车    本报记者 张全能 摄

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列车 本报记者 张全能 摄

昨日上午10时,中国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人声鼎沸,在不断闪烁的镁光灯下,“成都造”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惊艳亮相。这一天,注定将载入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史册。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牢固树立“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构建“一校一总部两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依托,以金牛区为研发总部,以新都区和新津为制造基地。

市民代表体验乘坐7号线列车     本报记者 刘阳 摄

市民代表体验乘坐7号线列车 本报记者 刘阳 摄

昨日,中国中车成都公司首列铝合金A型车下线仪式的举行,正是贯彻“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全会精神的生动诠释。此举,对于成都市加快加密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打造较大规模轨道交通产业链,构建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尤为重要的是,当前的成都,正坚定不移地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勇担使命、奋力前行,我市提出,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做大做强成都工业经济,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成都造”地铁列车的下线,正是我市始终坚持“一业定乾坤”的完美佐证,为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出了一份新的力量。

中车成都公司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下线

中车成都公司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下线

成都速度

中车成都项目

从开工到投产仅用315天

一辆地铁车辆的出炉亮相,最快要多久?昨日的中国中车成都公司首列铝合金A型车下线,给了我们答案:从项目开工到实现投产,仅用了315天!这一奇迹,诞生于我市“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理念之下,通过认识和实践,我们深深感到: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唯有加速,体现效率与品质,才是最好的路径。

从开工到实现投产,仅用了315天!只争朝夕、雷厉风行,这是一种怎样的成都速度?通过真抓实干,生动诠释了成都激情、成都作风、成都方式。

昨日,中国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有关管理人员面对记者提出的“何以能这么快”的问题时,提到了一个细节:2015年8月20日进场施工以来,多标段施工作业齐头并进。“尤其今年4月后,又进入到项目建设的一个关键时段。那时,施工进程最快的要数一标段,但时间太紧了。除城轨联合厂房外,电气厂房、物流库房也将于5月完工,客车组装联合厂房、轮对联合厂房已经完成基础施工并将于6月竣工,办公楼、科技楼等办公配套设施8月完工。一切都要速度啊!所以在工地上施工的工人那时每天都至少有2000多人。”

工人加班加点建设中车成都产业园   本报资料图片 杨永赤 摄

工人加班加点建设中车成都产业园   本报资料图片 杨永赤 摄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这种成都速度,记者再一次梳理一下该项目从落户到车辆下线的时间轴————

2014年8月28日,总投资50.7亿元的“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

2015年8月20日,中国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破土动工。

今年7月1日,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的核心部分——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新都厂区正式投产。当日投产的城轨制造项目拥有一条完整的铝合金车体制造和涂装、组装、调试生产线,项目首批订单将服务于成都地铁7号线。

2016年9月22日,“成都造”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下线!

从始至今,成都速度依然保持得如此连贯而快捷!

成都方式

中车为龙头

带动大批企业接踵而至

“成都造”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的下线,折射出什么样的成都方式?中车的下线,正折射出我市抓住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经济实力的信心和决心。

“见证了‘成都造’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成功下线,下一步又要开始相关配套企业的对接工作。”昨日下线仪式结束后,成都市和新都区两级相关单位又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安排,“现场有60多家企业代表,每一个都要对接一下。”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做大做强成都工业经济,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基”行动,就是要抓在落实上。作为全市轨道交通产业版图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车项目的竣工投产,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机遇优势越发明显。

抓住机遇,以中车为龙头,正带动一大批企业接踵而至。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车项目为龙头,大力吸引优质配套企业,在招商引资上,中国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主要实施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全产业链招商,目前已经与今创集团、南京圣合等7家配套企业完成了签约,另外59家企业也正在进一步洽谈。“成都人的热情,是我们选择投资成都的主要原因。”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金坤如是说,“中车落户,吸引来了众多配套企业,这对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形成异军突起,都有着重要作用。”

成都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基础雄厚,轨道交通领域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综合研发实力位居全国第二,从科研、勘探,到设计、施工,再到生产制造、运营维护等,已基本形成全产业链发展。当前,成都秉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理念,已经进入轨道交通全面加速建设时期,这也给轨道交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来自于成都的坚强支持。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做大做强成都工业经济,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基”行动中,在调结构、转方式的浪潮中,我市相关单位提前布局,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截至目前,轨道交通正逐步成为我市工业主要增长点。随着中车项目的竣工投产,我市的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优势越发明显。2016年以来,我市不断深化开展工业“竞进拉练”,全力打好工业经济“稳增长、抗下行”阻击战。

成都作风

倒排工期

让产业园项目“一天一个样”

成都速度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体现出怎样的成都作风?我们通过深入采访,发现中车项目的快速、有序推进,背后是成都相关部门和新都区高水平的政务服务和办实事的干部作风。

今年年初,当本报记者来到正如火如荼建设的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现场时,发现项目正倒排工期,将加快产业园项目建设列入了首要任务。

“现在来看嘛,硬是一天一个样!”新都工业区管委会的王雪松正在对接项目遇到的一些需要解决的细节问题。作为管委会一名企业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王雪松是中车产业园项目的具体事务联络员。他见证了每项工作的细节。“作为项目的服务者,全体人员的神经都上紧了弦,加班加点是分内之事。”王雪松回忆道,2015年11月25日当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为顺利保障26日项目二标段开标,新都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督战,带着大伙儿奋战到26日凌晨3点过。

事实上,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56个重大高端成长性项目之一,中车项目的快速、有序推进,背后是成都相关部门和新都区高水平的政务服务和办实事的干部作风。“自从中车项目落户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国内外轨道交通知名企业,来成都考察,也纷纷表达出合作意向。”市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这样介绍目前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年’,也是新都区‘企业服务和项目攻坚年’。”新都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企业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主动靠前服务,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工作。

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上,我市也将坚持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思路,构建“一校一总部两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依托,以金牛区为研发总部,以新都区和新津为制造基地,继续发挥中车项目的龙头作用,聚集更多配套企业,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基地。记者了解到,我市将力争到2025年,轨道交通制造业突破千亿元,整车制造能力达到4000亿元以上。

成都激情

精益求精

生产者随时保持工匠精神

车辆下线,成都激情!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将极大拓展成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这一目标,让人振奋不已,必须要随时保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才能为之作出应有的贡献。

昨日,在地铁车辆下线现场,作为一名参与地铁车辆制造的员工,杨波心里十里激动。当工人们一起体验乘坐时,杨波也去体验了一回。“什么叫做激情,此时我对这种心情更有体会!”

杨波是成车制造车间的焊工,原本就从事焊工工作的他,2015年8月受公司指派赴青岛四方进修学习10个月,培训结束后拿到了欧标焊工上岗资格证。“虽然以前也从事同种类型的工作,但是现在工作的性质对专业技能要求更加严格,整个铝合金焊工材料操作过程中只允许犯一次错误,超过一次材料就报废了,必须精益求精。”杨波说。

2016年6月26日学成归来,还没来得及卸下背包的杨波就和工友们直接来到厂房搬运材料。7月1日开工后,一线的工友们就正式开启了全日制工作模式。工作中遇到问题就随时加班,加起班来常常没有时间概念,生产部、技术部、质量部在一起分析,测试,直到解决问题为止。“从检修到新造是我们公司转型的关键,大家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有了冲劲,工作起来并不觉得累。”杨波笑着说。

家住在广汉的杨波,以前每个周末都回老家。今年过年和父母匆匆见上一面,就没有回过老家,就连父母打电话要求过来见儿子,杨波都没有时间接待。“还没有成家,更没有时间谈恋爱。”说到个人问题,30出头的杨波腼腆地笑了。

“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这是杨波对工作的态度,也是车间300多位工作人员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冷作工、电焊工、打磨工,2015年3月,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送出第一批300多名工人到青岛四方学习地铁列车制造技术。在青岛,工人们经过课堂学习,再到生产线上和四方的工人一起实践,认真学习掌握了国内最高、国际一流的组装生产技术。经过半年多的打磨,工人们回到中车成都,通过考核持证上岗,每天奋斗在城轨分厂的一线。

公司的管理与青岛四方接轨,对工作纪律有严格要求,对产品质量也是严格把关。“如果发现问题要经过工段长、技术人员、质量工程师等层层把关,判断出问题的所在和责任部门,再由相应的技术人员研讨解决方案,最后签字确认。”工作人员介绍说。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杨华春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