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为项目加速推进服务、为企业提供服务,昨日,市规划局针对规划行政审批事项流程中阻碍提速增效的“堵点”、影响服务效能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深入研究规划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按照“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强化服务”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深化规划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3条重大措施,以立体化的逻辑维度、全流程的时间维度,再造高效、优化的规划行政审批体系。通过这3个重大举措的实施,我市将打造全国最快、最好的规划行政审批事项流程体系。
简政放权
清理掉21项清单外事项
“此次我局宣布推行的3大举措,是近年来规划系统力度最大的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通过放(权)、(监)管、服(务)三个方面,全流程、立体式地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希望借此打造全国最快、最好的规划行政审批事项流程体系。”昨天,市规划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在简政放权方面,此次清理规划管理权力清单,由以前的55项减少到现在的34项,一共清理掉21个事项,全面梳理了规划审批管理的法定职责,明确建筑项目规划许可及规划核实阶段工作内容和管理要素,清单外的事项全部清理掉。以清单为基础,还划定清楚了规划局自身职责以及规划局与相关关联部门的协作职责,明明白白运行权力。
其次,建立规划条件并联工作机制,提升规划条件并联审批牵头工作,理顺政府部门与其他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前后关系,依法确立规划许可的前置条件,收集和反馈各单位的并联意见,创立建设单位获取政府部门提示服务信息的渠道。“以前一个单位办理建设项目审批,需要到相关各部门去一一询问有哪些审批环节。现在,我们向每个单位提供一系列政府部门的并联管理要求,并明确哪些是法律法规要求范围内的、哪些是属于提示性的、哪些是属于为办事单位服务性质的,经办人拿到这个清单,一目了然。”该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合并审查环节,通过以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的,规划许可办理时间不超过9个工作日。这一时限的实现,使成都市在规划“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效率,在全国规划系统成为最快。
加强监管
强化对超面积违建依法实施处罚
在加强监管方面,此次也是祭出三大“狠招”。首先是加强对证后坐标放线的验线工作,监督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许可实施建设,坐标验线不合格,建设项目就不能开工。其次是把好规划核实关,按照相关规定,对建设工程实际计容面积在已计算合理误差值后仍超出规划许可,超出部分的全部收入予以没收;另外加强行业监管,对取得《建设工程规划合格证》后房地产开发项目房产测绘成果随机进行抽查,对质量不合格的,由测绘部门、核实部门分别对测绘单位及建设单位依法进行处理,进一步规范测绘机构的行业行为。
“对建设工程实际计容面积在已计算合理误差值后仍超出规划许可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该项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试行,对开发商超计容面积建设这股歪风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受到了住建部的充分肯定。对于建设工程实际计容面积在允许的合理误差值外仍超出规划许可行为的处罚,现在将全面铺开,强化逗硬。以后凡是在允许的合理误差值外仍超出规划许可的建设项目,其超出部分的全部所得,包括成本和利润将全部依法予以没收。”验收处负责人说。
强化管理
企业诚信情况将“晒”给全社会
为强化管理,市规划局将推行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承诺”——由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含注册建筑师)以在承诺书上盖章的形式,确认对提交的申请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因报建材料不实造成的后果和法律责任,构建良好的诚信报建环境。
同时推行“双随机”(抽查主体、抽查对象)抽查工作,对发证后发现建筑项目指标不实的依法处理,转变规划监管方式,规范规划监管行为。其中对普通企业的抽查比例是10%,对上过“黑名单”的企业的抽查比例是20%。
另外,加强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测绘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将相关违法违规的处罚记录上报市企业信用平台对社会公开,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这意味着违法违规企业除了在规划系统的平台上会被‘晒出来’,还会在更多平台、更大的平台被‘晒’。而上了全市的企业信用平台的‘黑名单’,对企业今后参与政府采购的招投标、年审等相关工作都有影响。”该负责人表示。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要求全市上下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作出积极贡献。市规划局希望通过本次改革,全面提高规划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规划监管机制,切实为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做好保障服务。 本报记者 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