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困
老牌数码卖场被动转型
数码广场、百脑汇、@世界等电子科技卖场所面临的困境,并非成都独有,过去一年中,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均有数码卖场因经营困境引发的易主事件发生。与之相应的,围绕数码卖场如何转型发展,则有更多争论。
今年7月初,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海龙电子城正式停止营业。随着这家有着17年营业历史的数码卖场的停业,曾经在中关村声名远扬的太平洋广场、中关村e世界、鼎好和海龙四大卖场,全都告别历史舞台。
据了解,这四家数码卖场在关闭后,全都转向以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写字楼。而这一转向方向,也与政府政策导向分不开。早在2009年,中关村所在地就被确定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些卖场也随着政策风向转型。
但在知名营销专家李光斗看来,由卖场向写字楼转型,等于跳出了原来的行业领域,“不在这个行业里了”。“以前买3C数码产品都是到实体电脑城买,推销人员的推销非常重要。”李光斗说,但随着电商的崛起,中间环节被干掉,实体卖场也就难逃厄运。
至于数码卖场如何转型,不同的卖场都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和探索。如武汉广埠屯数码街,纷纷融入了餐饮、酒店等业务,成都百脑汇也曾进行餐饮尝试。然而,历数国内数码卖场,却难寻成功转型的案例。
“数码卖场应该像苹果专卖店那样,不承担销售作用,让卖场变成产品体验中心。”在李光斗看来,如果不想被迫离开本行业,数码卖场应该转变传统以推销为主的营销理念,转而以体验和教育消费者为主。
原标题:年度租期最后一天仍未达成协议 部分商家搬离数码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