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插上的党旗仍在飘扬
龙门乡人日子越来越好
“4·20”芦山强烈地震已过去3年多,11月13日,记者来到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政府,震后党员抢险突击队插下的许多党旗仍在高高飘扬。该乡党委书记陈钢说:“这不是一面面普通的党旗,而是象征着龙门乡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抗震救灾、谋求发展的红色精神,要一直延续下去。”
作为芦山地震的震中所在地,地震发生当天,龙门乡42个村民小组组成党员抢险突击队,从废墟中救出约70人,并在群众集中安置点、抢险救灾突击队、救灾物资分发点等全部建立了临时党组织,将60面鲜红的党旗插遍6个村42个村民小组。
灾后重建3年来,党旗仍在飘扬,抗震救灾精神也仍在延续。党员干部带头重建,坚持把住房重建作为最迫切的民生工程首位推进,并进行“一对一”帮扶,优先帮扶农村特困户、困难户实施重建。仅仅一年,全乡30户特困群众、160户重建困难户率先完成重建入住新居。目前,占全县近三分之一的4733户农房、17个新村聚居点已全面建成入住。“房子有了,还要想办法让老百姓富起来。”陈钢介绍,龙门乡有2个贫困村,192户贫困户。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贫困村红星村通过“党员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的农场发展模式,率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产业带动下,2015年,红星村有了第一笔6.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预计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万元。整个龙门乡的人均年收入也从3年前的6500元增加到9300元。“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基层党员干部要起带头作用,发挥抗震救灾精神。”11月13日,红星村为落实全省脱贫攻坚退出验收考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而召开的民主评议会上,村支书何平发言道。当日,红星村已完成了22户贫困户的对标、自查,并召集40多位代表在民主评议会上对核定的贫困户再次进行表决和签字确认。预计今年,22户贫困户将全部摘帽。
看着农场上飘扬的党旗,预备党员、红星村致富带头人张元超感叹:“地震以后,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受益者。”今年,张元超的愿望是尽快转正,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无职党员发挥先锋作用
后进村变“后劲村”
一个个真龙柚枝头飘香,一条条道路整洁宽敞,一幢幢新房绿树掩映……如今的泸州市合江县密溪乡瓦房村,一派新农村的美景。从昔日全乡出名的后进村变身“后劲村”,乡亲们都很感激村里的致富领路人——曾玉才。
“每名党员都有闪光点,每名党员都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合江县近年来积极推行农村无职党员“先锋行为管理”,各条战线的党员先锋典型不断涌现,曾玉才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曾玉才带领瓦房村党员群众向9个山头的近470公顷残次林开刀,全部栽上“摇钱树”——真龙柚。“今年村里大部分家庭真龙柚产量超过5000公斤,最多有2万多公斤。”看着枝头挂满果实,曾玉才心里乐开了花,“全村3800多人,今年单凭种植真龙柚,人均就可增收4000多元。”几年下来,瓦房村基本实现了“树满山果满山,村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带领村民致富,曾玉才被村民们评选为“奉献星”。原来,合江县结合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员实际,确定出“信念星、道德星、学习星、发展星、服务星、敬业星、文明星、效能星、奉献星、和谐星”10颗星,每名党员每年认领1颗以上,并围绕认“星”情况作出年度“先锋承诺”。
“我现在为群众也做不了啥子大事情,就承诺每月义务为出村公路铲除杂草,修修路,方便孩子们上学,看能不能评上个‘服务星’。”瓦房村今年90岁的党员杨树清作出的年度“先锋承诺”,得到大伙的热烈掌声。
合江县还采取党小组月评、党支部季评、党委年度评3种方式,在群众满意的基础上,积极评选党员“季度之星”和“年度先锋”,促使党员月月有干劲、季季能闪光、年年争优秀。近3年来,共评选党员“季度之星”1.2万余人次、“年度先锋”1000余人。“先锋行为管理”实现了党员激励常态化和个性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长期发挥,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原标题: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等主战场 治蜀兴川各项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