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稿源  »  正文

黑水县日多村:创建“四好村” 调动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2016-11-21 09:34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11月15日,平均海拔2800多米的日多村,一片片绿油油的小麦肆意疯长,村寨里生机勃勃。

住在黑水县芦花镇日多村村寨最高处的贫困户下基他和妻子边江正忙着喂鸡喂猪。“前几天,家里的母猪生下了9只小猪仔。”39岁的下基他高兴地说,“今年脱贫一点问题都没有。”

下基他一家6口人,因病因学致贫。脱贫的信心来自哪里?他算了一笔收入账:今年,种植的土豆丰收了,卖了4000多元,闲时到青海省打工挣了1.7万元。年底,9只肥鸡和5头猪也能变现,又是一笔钱。明年,养的25箱阿坝中蜂就要开始产蜂蜜,一箱蜂产的蜂蜜一年能卖1000多元。

“勤劳致富”生根发芽

日多村位于高半山上,全村80户344人,有贫困户24户86人。以前,由于山高路远,村民的发展意识淡薄,种点“懒庄稼”。就是用牛在前面耕地,后面的人直接在地里撒小麦或玉米种子。“一亩地撒一百斤种子,有时遇到野猪糟蹋,连种子都收不回。”村委会主任格西塔说。

日多村有1537亩土地,人均土地4亩多。要增收脱贫,得在土地上做文章。对此,村干部就挨家挨户给村民讲道理、算细账,并请来农技员,手把手教大家种玉米时盖地膜,种土豆时挖窝子、施肥,在荒山坡种道地中药材。同时,引进县农牧局高级农艺师流转85亩土地,建起果蔬套种基地,引导村民来打工、学习种水果蔬菜。

第一书记曹小平说,为激发村民勤劳致富,日多村还有一个独特的“秘诀”:在为贫困户免费发放鸡、猪、蜂时,不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根据村民的发展意愿和勤劳程度来决定分配的数量。

勤劳致富的好风气养成了,村民们也更加注重让孩子读书。“今年,全村考起了4个大学生。”格西塔说。

“移风易俗”改变习惯

在黑水县一些高半山村寨,村民们没事就喜欢聚在一起晒太阳、喝咂酒。麻窝乡木日窝村就是其中一个。

村委会主任何尔甲说,以前村里人都爱喝咂酒,家里摆得最多的也是酒。尤其遇到婚嫁之类的喜事,家家户户都要送去好几坛咂酒祝贺,一坛咂酒就有四五十斤。“酒喝多了既伤害身体,又影响发展干劲。”何尔甲说,受喝酒风气的影响,前些年,村里的600多亩土地都撂荒了。

于是,村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禁止婚嫁大送咂酒,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同时组织村民跳锅庄,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头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蔬菜和水果,引导村民把时间花在发展产业上。

为让更多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今年,黑水县还开展了“四好村”创建工作。黑水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唐永春说,从今年起,每年要创建县级“四好村”25个、州级“四好村”20个、省级“四好村”15个,力争到2020年,在全县普遍建成“四好村”的基础上,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记者手记

黑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当地一些高半山村寨采访时,记者发现每家每户都干净整洁,而且家里摆的也不再是咂酒,更多的是水果、饮料。这些细微变化,是黑水县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的成果。

黑水县始终把脱贫攻坚的过程变为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逐步消除一些人的懒人心态、依赖观念、功利想法,逐步引导群众养成勤劳致富的好习惯,不断调动群众在脱贫中的内生动力,这种思路值得借鉴。

原标题:黑水县日多村:创建“四好村” 调动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