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座水旱从人、生机勃勃的天府之都立足“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已成为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城市。中国政府实施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建设中国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体现的是中国的战略布局,也是位于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层级的城市,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成都的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为成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厚积而薄发,居高以谋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也已清晰可见。
11月3日,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当天,成都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三大汽车整车项目投资协议,吉利集团将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沃尔沃SPA平台乘用车项目、30万台BMA乘用车项目布局成都。
此前一天,成都市举行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国际合作园区项目对接会,现场签下的10个工业项目,协议投资额165.3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包括总投资50亿元的业成科技全贴合平板显示屏和OLED压力传感器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西门子助力京东方升级改造生产线项目。
成都实施工业强基行动,顺应了这样的思路。成都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必须做大做强成都工业经济,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年初开始,成都就显现出不遗余力抓工业的劲头,“工业强基行动”被写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10天后,成都启动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竞进拉练”活动。
按照“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结合代管简阳的历史机遇,成都规划建设龙泉山东侧工业发展走廊,加快构建以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新区)为龙头,加N个近远郊区(市)为主体的“3+N”工业园区布局体系。
与此同时,成都大力推进“蓉欧+”战略,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自贸区、天府国际机场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将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升级。
当地时间11月10日至20日,“2016旧金山-成都美食文化节”在美国成功举办。成都美食亮相旧金山市政大厅、走进硅谷高科技企业,川菜大师讲堂、成都文化体验、成都旅游美食专题节目制作等系列活动也轮番登场,以“美食”为媒,以“熊猫、美食、经贸、文化、旅游”为传播热点,在旧金山掀起了一股中国成都的魅力热浪,两座友城为世界演绎了一场“麻辣鲜香”的“跨洋之恋”。
作为该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成都美食首次走进Facebook、思科、微软、英特尔、微软等硅谷10家高科技企业,并开展“成都主题日”活动。
而通过举办此次美食文化节,成都也向硅谷的科技精英发出邀请:希望和硅谷企业合作开展“包机创游成都”活动。
当前,成都围绕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正不断提升与其相适应的“软实力”,全力打造西部“文创中心”,建设世界文明交融和多元文化交流中心,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和音乐产业,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创新中发展,彰显城市现代文化魅力。
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为城市未来找到持久动力,成都开出的“药方”是: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
成都的理想,是“畅通西部、联接全国、通达全球”,中心之城必然构筑在立体化网络交通体系之上,为此,成都正进一步巩固提升枢纽功能,建设通达全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成都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近100条,国际(地区)通航城市76个,航线网络覆盖北美、欧洲、中东、大洋洲以及亚洲的重要枢纽城市。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2016年内预计将完成开行400列,明年开行数量更将达到1000列以上……一个个数据在刷新城市纪录的同时,更是让成都的西部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加快建设,成都这座矗立在西部的特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日益凸现,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
如今,国家中心城市的任务已定,路径已明,可以想见,作为中国的“塔尖”城市之一,成都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提升在全球城市格局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成都,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契机下,以“开放高地”之势,走向更为广阔与明朗的未来。
(原载12月12日美国《侨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