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十年禁渔 千里赤水河的最后一网(4)

2017-01-01 08:57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政府帮扶   帮助渔民转型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荔枝一直是合江县的一大特产,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唐代诗人杜牧诗作《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描写古代将合江荔枝装入楠竹筒中,八百里加急运往长安的盛况。

合江水产渔政局局长袁大春介绍,当地政府在赤水河全域禁渔后,对渔民的补助和扶持主要包括几方面:一是每人5000元的渔民转产过渡期生活补助,以及每人3万元的产业扶持金,帮助渔民发展产业;二是对于此前正规合法的渔船、渔具和其他辅助捕捞工具由乡镇集中进行收购处置;三是对两年内无非法捕捞行为的捕捞渔船船主和船员进行转产技能培训。

据罗俊江说,他们夫妻二人,在这次禁渔后,得到了共计约13万元的补助,并准备参加后续的种植和养殖培训。

罗俊江兄弟俩所在的虎头镇甘雨村有4户渔民家庭,20多个人。该村的代理村主任张华友介绍说,甘雨村历来就有打渔的传统,不过随着渔业资源的减少和保护的加强,整个村的产业都在发生变化。“目前,全村有8千亩荔枝树。村上的4户渔民家庭也不再是单一的靠捕鱼为生了,要么种荔枝,要么搞养殖。退捕上岸政策实施后,村上将配合县里对他们进行转产技能培训,为他们的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张华友说。

据当地渔政部门介绍,合江县此次涉及到转产的45户渔民家庭中,还有20%是主要依靠捕鱼收入为生的,他们的转型可能会相对慢一些。这部分渔民也是当地政府后续重点帮扶的对象。

对话

赤水河老渔民:十年后若能捕鱼   不再使用地笼子

像罗俊江这样的老一代赤水河渔民,已经不可能等到十年禁渔结束后再继续捕鱼为生了。

但他们都还盘算着,也许十年后,赤水河的鱼类能够得到恢复,他们的后代还能重温捕鱼的生活,“到那时,我们肯定不会使用地笼子了。”让赤水河和捕鱼为生的人回归到多年前的平衡。

华西都市报:这次禁渔十年,以后还想捕鱼吗?

罗俊江:当然想过,不过禁渔的时候肯定不捕了。毕竟我们还是希望这次禁渔后,河里的鱼能渐渐恢复,也许十年后,鱼的种类会变得多起来,个头会更大。我觉得那时政府再组织有计划的捕鱼,应该还是可行的。

华西都市报:到那时,还会使用地笼子吗?

罗俊江:不会了。我一直想把捕鱼的手艺传给儿子,毕竟捕鱼的人在这条河上都生活了千百年了。禁渔结束后,鱼多了大了,我们不需要也不想再使用地笼子这样的网了。

华西都市报:全域禁渔后,你们会帮助政府阻拦非法捕鱼吗?

罗俊江:肯定会,政府会在河边安装监控。而且我有时间了要去河边转一转,看看有没有非法捕鱼的,毕竟赤水河需要大家共同来保护。

变迁

赤水河禁渔长江鱼紧俏

长江渔民:自己也会有上岸的一天

随着赤水河全域禁渔,长江渔民的生意变得紧俏,甚至有贵州餐馆通过快递收购长江野生鱼。但在长江渔民看来,这样的紧俏只是短期利益,在未来他们可能也会有面临转型的一天。

惊喜   订鱼客户越来越多

在赤水河全域禁渔铺开的这段时间,还未全面禁渔的长江渔民感受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找他们订鱼的客户越来越多了。

“李二哥,我要的鱼准备好没有,马上喊快递给我送过来,中午客人要吃。”2016年12月25日早晨,在渔民中有些名气的长江渔民李庆余一边接电话,一边打捞放在船底鱼舱中的野生鲤鱼。

“鱼是头一天刚从赤水河里捕上来的,5斤3两,要卖给了贵州赤水一家做河鲜的餐馆,30元一斤。”李庆余说,对方要求中午之前通过快递走高速公路送到贵州赤水,这样客人在午饭的时候就能吃到新鲜的赤水河鱼了。

虽然赤水河已经禁渔,但是在这一流域喜好吃野生鱼的饮食习惯依然没有改变。由于在2016年初,贵州就开始推进渔民“退捕上岸”,停止在赤水河上捕鱼。而随着赤水河全域禁渔的开始,从长江捕捞起来的野生鱼也逐渐卖到了赤水河流域。

隐忧   长江的鱼越来越少

冬季原本不是长江适合捕鱼的季节,但李庆余和其他几个长江渔民将船停靠在合江县城边的北门口。每隔3到5天就到长江去试试运气,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和几个朋友喝茶聊天,这段时间长江的渔民们聊得最多的话题也是关于赤水河禁渔的事。

虽然李庆余是长江渔民,不属于此次被禁的赤水河里的专职渔民。但是每年的捕鱼期,他有一半时间都在赤水河里劳作。同样,他们也感觉到,这些年不管是在长江还是赤水河,鱼都变得越来越少了。

赤水河禁渔后,李庆余也开始为今后的生活发愁。在他和其他长江渔民看来,长江鱼的紧俏只是短期的收益,也许未来一天他们也会有如赤水河渔民一样转型的一天。“毕竟每年有一半的鱼是从赤水河里捕捞上来的,以后这部分收入就没有了。而且我是城镇户口,没有土地,以后不捕鱼了我又去干啥。以前总觉得有捞不完的鱼,看来也得考虑转型了。”李庆余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磊肖翔

摄影报道

原标题:十年禁渔 千里赤水河的最后一网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