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曾居成都数年(2)

2017-01-15 09:1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传奇人生

和爱因斯坦拉家常 与溥仪做“饭友”

从清朝、民国、新中国一路走来,周有光先生历经百年风云沧桑,学贯中西古今。2008年以来,他的思想和著述日益受到知识分子的关注,他的人文学者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85岁决心自我扫盲

周有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80岁,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周老的人生经历过几次重要改变:上大学,他主修经济学,语言文字学只是他的兴趣所在。毕业后也一直从事银行工作;到50岁时选择从头开始,最终在参与研制《汉语拼音方案》、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中文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等方面崭露头角。

85岁时,他忽然发现自己处于深井的底部,“井外还有一个无际无边知识海洋,我在其中是文盲,我要赶快自我扫盲”,于是每天看书、思考、写作。笔耕不辍,撰写多部历史、文化方面的学术性文集。

百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得益于周老坚持读书看报,紧跟时代方向。他的一些晚辈身在国外,时常充当周老的“耳朵”,给他发回国外的最新消息。因此对于国内国际发生的大事,周老总是能快速掌握。比如2015年1月,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老人就经常和朋友家人探讨。

和爱因斯坦是同事

周有光先生与胡适、爱因斯坦、邹韬奋、徐志摩、赵元任、老舍等人都有过交集。

周有光先生认识爱因斯坦,当时是普林斯顿客座教授何廉牵线。当时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大学,他们是同事。

周老在书中这样回忆他和爱因斯坦的见面:“爱因斯坦的理论,我不懂。我们在一起,主要聊报纸上的问题,世界的问题。我的印象,爱因斯坦非常友好。我们聊天时,真像聊家常。他穿的还不如我讲究,没有一点架子,给我的印象好极了。爱因斯坦有句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人的差异在业余’。据计算,一个人到60岁,除吃饭睡觉,实际工作时间不很多,而业余时间倒是更长。通过业余学习,你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门人才。”

他还和溥仪做过“饭友”。困难时期,周有光是政协委员,但家里有母亲、孩子和几个保姆,粮票不够用。听说政协俱乐部吃饭不用粮票,他就经常带着夫人一起去政协吃饭。很滑稽的是,他们每天碰到溥仪,因为皇帝的粮票也不够。周有光就天天和溥仪一起吃饭,两人同坐一张桌子。

原标题:“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曾居成都数年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