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择一事终一生 四川画师在敦煌

2017-01-24 08:54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段文杰

莫高窟第9窟供养人像,史苇湘、欧阳琳复原临摹。 照片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核心提示

敦煌壁画蜚声世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70多年前,敦煌文物的第一批保护者和壁画临摹者,很大一部分来自四川,他们在条件最艰苦的时候走进敦煌,保护石窟艺术、抢救壁画,把一生都留在了大漠

敦煌研究院里至今还有很多四川人的身影,他们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毕业后前往敦煌,从此便留在敦煌,“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和治学态度,在新一代的血脉里继续流淌

正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上,70幅临摹壁画为公众揭开了敦煌这座艺术宝库的美丽面纱。有细心观众发现,这些临摹壁画的作者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李其琼、孙儒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四川老乡。

敦煌壁画蜚声世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70多年前,敦煌文物的第一批保护者和壁画临摹者,很大一部分来自四川。保护敦煌石窟艺术、抢救壁画,这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在条件最艰苦的时候走进敦煌,然后把一生都留在了大漠。如今,他们大多已经故去,惟一健在的只有孙儒僩。

1月20日晚,本报记者专访了孙儒僩的女儿孙毅华以及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成都博物馆馆长王毅等文博界人士,他们深情回忆了大师们的点滴——

3

欧阳琳等四川画师在敦煌工作。

A

开拓

“我被这些绚丽精美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已经忘记了一切……”

在成博负一楼的敦煌壁画展厅,《都督夫人礼佛图》色彩艳丽,线条潇洒飘逸,极为引人注目。这幅画就是四川人段文杰花了几个月时间才临摹而成的。

1944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重庆举办了敦煌临摹画画展,引起轰动。这也打动了正在重庆念书的段文杰。他曾回忆说:“看到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作品后,我着了魔,所以我到了敦煌。”

段文杰,四川绵阳人,历任敦煌艺术研究美术组组长、敦煌研究院院长,国内敦煌壁画研究最为权威专家之一。1945年7月,毕业后的段文杰从四川出发,辗转一年多时间,终于在1946年9月到达敦煌莫高窟。来不及整理行李,他和同事便急切地走进洞窟,一口气看了几十个。这个学习美术的年轻人从来没在一个地方见到过这么多古代壁画精品,后来,他在《敦煌之梦》回忆录中这样感叹:“我被这些绚丽精美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已经忘记了一切,陶醉在这壁画的海洋之中……千年的积累,杰出的创造。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魄力,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在敦煌一住就是50多年,段文杰基本上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敦煌文物事业。“虽然曾经遇到过一些困难,但我终于坚持下来,并且从不后悔。”

彼时,敦煌艺术研究所刚刚因张大千的极力推动成立两年多。风化脱落、烟熏火燎、手划刀刻……在经费紧张、人员缺乏的1946年,像段文杰这样的画家不光只抢救临摹壁画,还要负担起清理流沙、崖体加固、洞窟巡逻、文物保护等一系列工作。冬天,在洞窟里冻僵了双手,打盆热水温热了继续画。就这样,自1945年出蜀入陇,段文杰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已是11年后。

段文杰一生临摹敦煌壁画384幅,面积达140多平方米,是临摹敦煌壁画最多的艺术家。他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制定了“保护、研究、弘扬”的六字方针,坚持走科学保护之路,让敦煌文物的保护由抢救性保护迈进科学保护的新阶段。

原标题:择一事,终一生 70多年,四川画师在敦煌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