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成都一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
此前,这家专注于高清图像处理和一体化摄像机应用开发技术的初创型企业遭遇融资困境。两年多前,公司获得了成都高新区200万元额度的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加速了核心技术研发,目前公司产品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有好项目,却缺乏启动资金?科技型企业发展迅速却担保不足难以融资,不少如这家科技公司一样的初创企业、成长型企业都会遇到类似的融资难题。
1月2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高新区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手段,采取“拨改投”的方式,通过参股产业引导基金共同投资运营,吸引激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为初创企业和成长企业雪中送炭。未来五年,成都高新区国有产业引导基金规模将超过100亿元,聚积社会资本超过500亿元。
不再直接补贴企业
“从最初出资1.5亿元到母基金规模达17.68亿元,以参股手段参与四川‘双创’基金运作,一改过去财政资金直接对项目补贴的方式,更利于以市场化手段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结合。”成都高新区财政局局长傅亚明介绍。
财政资金参与产业发展基金运作的背后,是财政支持发展方式转变。“拨改投”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有实力就能拿到更多的钱;对政府而言,则能变财政资金由一次性使用为循环使用。
“传统的产业扶持策略主要以财政补贴、补助等方式将财政资金较为分散地奖励给企业,很难准确地选择最应该投的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认为,传统的财政资金补贴方式引导性不强,财政资金“拨改投”,改变了以往直接补贴的方式,更加符合市场导向,有利于政府财政资金更好地通过市场手段帮助企业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未来五年基金规模超百亿
什么样项目才能进入投资目录?傅亚明介绍说,成都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瞄准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投资涉及的均为目前全力发展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
截至2016年底,成都高新区已分别通过财政局直接出资和国有独资公司高投集团参股设立了13只产业引导基金,累计投入资金30.6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30亿元。
据悉,在“成都高新”系产业基金投资的企业中,目前已经有38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成都高新区已形成了从天使基金到VC、PE的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链,撬动分散的社会资本,推进产业发展。
“自从我们试点产业基金建设以来,充分运用金融杠杆作用,以引导投资、设立子基金等方式,利用30.62亿元的国有资金成功撬动163亿元区外资本向成都高新区聚积,资金放大6.3倍。”傅亚明说,其中高新区财政局直接出资设立的基金仅母基金已放大近5倍,聚积资本98.28亿元,后续还将通过设立子基金方式继续放大国有资本杠杆。他表示,未来五年,成都高新区国有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还将超过100亿元,聚积社会资本超过500亿元,还将安排不低于100亿元的资金设立成都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想玲实习生罗田怡
原标题:未来五年将设百亿引导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