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更多关爱 让“小候鸟”们不孤单

2017-01-27 07:4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双流机场工作人员带“小候鸟”们写福字

我市17名逆飞到广东的“小候鸟”去到父母身边,像其他孩子一样和爸爸妈妈吃上团年饭。

成都,是一座从来都不缺爱的城市。在“‘小候鸟’去南方”爱心活动整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为小候鸟出行提供方便与温暖。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仅于此。一直以来,我市各地推出了很多举措,从情感、心理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关爱。现在,随着返乡创业进程的加快,政府开始大力吸引在外农民工回乡,父母回乡后,意味着更多孩子将不再留守。

送“小候鸟”去南方

蓉城爱心潮涌

为了让留守儿童圆春节团圆梦,一周前,金堂团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征集父母不能回家的留守儿童去广东与家人团聚。四川团省委、金堂团县委和成都市义工联合会的志愿者们在春运大潮中全程护送他们奔赴广东,将“小候鸟”们安全交到父母手中。

考虑到爸爸妈妈工作太忙,成都的志愿者贴心地为孩子们准备了新年大礼包,为每个孩子精心挑选新书包、文具、课外读物和衣物。准备礼物的工作其实很繁琐,仓库里面几十箱物品,志愿者们要一箱一箱打开挑选,找适合每个孩子的礼物,还要选好看的。光这项工作,几个志愿者就花了两三天时间。出发前一天,名单确定后志愿者们又补充了一些衣服和鞋子,并将这些礼物分类打包,在每个礼包上贴上小朋友的名字,一直忙到晚上9点。

在双流机场工作的张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小候鸟’去南方”征集活动后,也立即加入了这场爱心活动。张原是机场候机楼管理中心班组长,22日“小候鸟”们乘机当天,她和她的同事们带着“小候鸟”们参观候机楼,让“小候鸟”学习安检知识和登机程序。在候机楼,“小候鸟”们还写下了喜气洋洋的“福”字,获得了美味的甜品。

当日上午11点,伙伴们都已顺利通过安检,但17岁的林自堂却被拦住了。根据规定,16周岁以上登机必须出示身份证,而他只带了户口簿。“我是不是走不成了?”他小声问,带着焦虑和失望,“放心,一定会让你上飞机!”一位国航志愿者拉起他一路飞奔,到机场警务室办理了临时乘机身份证明,及时登上了飞机。

为了丰富“小候鸟”们在广州的活动,一位四川老乡赵伟宗资助了“小候鸟”们在广州海洋馆参观的全部门票。

多举措关爱

留守儿童不孤单

记者注意到,17个“小候鸟”中,有16个孩子来自金堂县,其中14个孩子就来自金堂县竹篙镇。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在平常的日子里,金堂县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关爱留守儿童。

金堂县建设了120个儿童之家,打造了一批关爱留守儿童力量,有一支由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五老”志愿者队伍,组织近千名“五老”志愿者在村、社区建立了200多个校外辅导站,利用村(社区)儿童之家阵地建立“四点半”学校,开展学习辅导、交流谈心、安全教育等活动,解决留守儿童没有家长辅导作业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金堂县很多中小学开通了亲情电话,设立专线,为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课外活动,或者双休日、节假日期间与父母沟通提供方便,增进感情。针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等心理驿站,提供讲心里话、倾诉内心世界的地方。

留守儿童回家后,往往是孤单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对他们的管教相对较为宽松,学校让留守学生同自己朝夕相伴的小伙伴“手拉手”结对,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开展“1+2”扶贫扶志活动(即一名教师重点帮助两名贫困生或者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中,老师在确定帮扶对象时,优先考虑留守学生作为帮扶对象。

“以前我们也组织过留守儿童到东莞与父母团聚的活动,与父母相聚的温馨场面让人感动。”金堂县有关负责人说。

父母返乡

更多孩子不再留守

在“‘小候鸟’去南方”活动中,记者采访时发现,“小候鸟”袁贵祥的姨妈也曾是一名远赴深圳的打工者。四五年前,他们一家人已经回到竹篙镇,开办了一个做豆腐的小作坊。“我爸爸给我说过,等我考上大学,他们就会回来了,在镇上做点小生意。”还有一年半就参加高考的袁贵祥,对此,满怀憧憬。“小候鸟”王宏的父亲王德俊也对记者说过,再过几年,他打算回到竹篙老家开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随着返乡创业进程的加快,不少在外打工的竹篙人已经带着积累的财富回到家乡创业,或者有了回乡的想法。记者在竹篙镇看到,这个不大的镇上,挂着成衣、鞋类、食品等招牌的厂子比比皆是。街上的富民制衣厂,是竹篙第一批外出打工的周秀芝开的。竹篙很有名的“三兄弟饭店”,老板也在东莞打过工。

竹篙镇过去有2万多外出务工者,现在不到1万人;过去有2000多名留守儿童,现在不到1000人。

竹篙镇政府的工作也主要转向激发近万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情,为打工者回乡创业提供服务。“我们从返乡创业人士中推选出13名创业典范,形成一支‘老乡帮’辐射带动服务队,结合返乡人士座谈会、老乡联谊会、茶话会等,总结、交流创业经验,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渠道等信息,引导返乡农民工尽快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角色转换。”竹篙镇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更多父母的返乡,很多孩子将不再留守。

本报记者 黄燕 文/图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