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益建(右)跟负责网上咨询的同事沟通,查看网络咨询情况
昨天早晨7点半,赵登提前到了医院,换上白大褂拿上病历表,他快步走向病房。师傅梁益建坐门诊,很多琐碎的事情就落到了赵登身上,询问病患,检查、调整病患的支架……虽然这一系列动作每天都在重复,但赵登一丝不苟。跟着梁益建学了几年,赵登不仅学到精湛的医术,更学到了梁益建认真负责、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高尚医德。“他教我治病救人,更教我做人的道理,能有这样的老师,我很幸运。”赵登告诉记者。
细致入微
老师谆谆教诲受用一生
看到标志性的“天线宝宝”,就知道这是市三医院的骨科病房,赵登和病人们早已熟稔,只要用手摸摸脊柱,闭着眼睛都能知道是谁。“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前后要做很多次手术,关键手术要梁老师主刀,我们跟着学习。但小手术就让我们做,他在旁指导。我们一个团队一起专攻这个病,合作密切,我作为新人,在梁老师的帮助下进步也很快。”赵登表示。
2013年,从学校毕业的赵登来到市三医院工作。此前在学校一直专攻脊柱,所以拜在了梁益建门下。第一次走进病房,赵登惊呆了,十多个“天线宝宝”,个个都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学医多年,但来的第一天就发现自己知识贫乏。在学校里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严重的病例,很多医生都不会收这样的病人,因为治不好。”赵登立即对梁益建肃然起敬,也对这个专科充满更浓厚的兴趣。
这些年,梁益建在专业领域教了赵登很多,但赵登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刚来时的一次谈话。年轻人爱玩,生活不规律,有时晚上熬了夜,第二天又强撑着来上班,虽然没有影响工作,但细心的梁益建还是发现了,马上找到赵登。“我们当外科医生,其实最重要的是保重自己的身体。你想想,我们一台手术要做几个小时,要是体力跟不上,病人怎么办?你现在年轻可能感觉不到,但如果不注意,会给以后埋下炸弹。生活要有规律,平时休息的时候最好去健健身。”梁益建的一番话让赵登非常感动,看似朴实无华却是金玉良言,谆谆教诲受用一生。
学习榜样
把梁益建精神发扬光大
梁益建获得“《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以后,全国的观众都通过电视知道了梁益建对病人的好,然而通过电视播出的故事毕竟不多。赵登记得他还在实习时,有一天晚上八点过来了一家人,孩子脊柱畸形,父母提着大包小包,一看就是从火车站直接过来的。当时医院里很多部门都下班了,但梁益建还是热情接待了他们,立即到处联系,让孩子当晚就住进病房,不用再到处奔波。“得这个病,基本上家里都不富裕,能节省一晚上的住宿费,对他们来说很有意义。梁老师总是能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自己麻烦都没有关系,要让病人方便。”赵登说,梁益建每天非常忙,休息的时间很少,但他还让病人有事直接给他打电话,不管是什么时间。有时半夜两三点接到电话,他马上从床上爬起来赶到医院,为病人处理突发状况。
如今,市三医院已经组建起一个以梁益建为主专门治疗极重度脊柱畸形的团队,其中4个骨科医生都是梁益建一手一脚带出来的徒弟,大家一起钻研这个病,治疗更多患者。“在这个领域,我们团队确实是最尖端的,很多发达国家的治疗水平都不及我们。经常都有外地的专家来交流经验,看到我们的技术都叹为观止。”赵登说,梁益建的医术是顶尖的,品格更是崇高。他们整个团队都以梁益建为榜样,本着医者父母心治疗照顾患者。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摄影 胡大田
原标题:徒弟眼中的梁益建: 他传承的不止有医术 更有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