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0岁谢家大院等待重生 曾被用于办乡村学堂

2017-03-01 07:3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始建于清代中期,位于龙泉驿区茶店镇的谢家大院。

窗户上的窗花,都是手工雕刻而成。

从成都龙泉驿区一路向东,驱车行驶近一个小时的蜿蜒山路之后,便到了茶店镇胜利村。在竹林掩映的半山腰上,坐落着一片“谢家大院”。

这是一座典型的川西四合院,但仔细看,又会发现大院的一些建筑细节带有岭南建筑的风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上的记录显示,这座修建于清朝中期的院子是一座民房,这座民房也被成都市政府纳入了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截至目前,成都市政府公布了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其中,在第五批名录中,谢家大院排在首位。这座老宅院,以它近200岁的高龄,诉说着一段历史往事和一个家族的变迁。

建筑特色

川西院子夹杂岭南风

2月24日下午,龙泉驿区茶店镇胜利村10组,两位谢家大院的后人在冷风中与记者一起回到家族的这座老宅院。

沿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到尽头,绕开茂盛的竹林,大院便出现在眼前。整个院子都是土木结构,屋顶盖着小青瓦,瓦上生长的“瓦上花”显示出房子的古老。

院落格局是典型的川西四合院,正房之外的三面,都是厢房,供谢家人居住。整个院落都是“前出廊后出厦”,而屋脊上的飞檐又是岭南建筑的特征。每间房子门口都有两根粗大的原木门框,连原木底部的柱础上,都雕刻着花纹。窗户上的窗花,都是手工雕刻而成。

据了解,谢家大院为客家人谢氏入川后在龙泉驿区茶店镇修建的家族住宅,至今已有200年历史。原来分东西两院,西院已拆除,现在保留的为东院。因其古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也为研究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

谢氏祖训

不畏权贵不欺善良

如果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谢家大院或许还不足以进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谢氏后人回忆,早年间的谢家大院更为壮观,也是这座深宅大院,以其特有的厚重家风,养育了20多代谢家人。

1944年11月,谢贞根出生在这座古老的大院中,此后的69年,他一直生活在这里,直到2013年搬迁下山。“以前房子外面的石阶两边,各立着一根‘天灯桅杆’,当年只有当官的人家才能竖这种石杆。”

谢家族谱记载,入川一世祖名叫谢迎相,是明朝万历壬子科翰林,曾出任川东道,后来解甲归田,在简西七十里谢家沟安家,所以才能修这么大的宅邸。在谢家历史上,曾出过不少名震乡里的能人。其中,一位生于同治庚午年(1870年)的谢家人,名为谢翰周,号仁风。族谱上对他的介绍便是“生平刚直,不畏权贵,不欺善良”。

1949年后的谢家大院,仍然保留着以前的样子,“天井左边有个太平池,里面常年装满水,中间还养着一座假山。”这个太平池至今仍在,水池四面都由整块青石板雕刻而成。池中的水并不供人饮用,而是为了防火。

谢贞根回忆,这座饱经沧桑的老房子,经历过多次火情。仅在他的记忆中就有三次差点发生大火,但每次火刚燃起来,就用太平池中的水扑灭了。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太平池,这座木质院落能否保留至今。

谢家大院屋脊上的飞檐是岭南建筑的特征。

老院子年久失修。

原标题:200岁谢家大院等待重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