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扶贫先扶智 简阳丙灵村搭上发展“快车”

2017-03-19 07:55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徐刚指导邹思明除虫

徐刚指导邹思明除虫

“已经完成场平,3月17日开始打圈梁,4月20日就可以建成。”在简阳市禾丰镇丙灵村7组,一栋占地30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正加紧建设中。丙灵村村主任徐刚告诉记者,未来,这里的一楼将成为禾丰镇的电商平台,为包括5个贫困村在内的整个禾丰镇31个贫困村的农产品做线上推广;二楼则是成都市人社局就业培训中心,为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当地农民提供技能培训。

“我希望改变丙灵村传统的种植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徐刚是土生土长的丙灵村人,2015年卖掉在蒲江的包装印刷厂,带着资金回乡创业,成立了禾丰镇碑垭口黄金柚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先扶智,要甩掉穷帽子,这里的农民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的种植技术,还需要现代化的农业思维模式。”

起“冲突”

村民凭经验种果树

发出这样的感叹,源自徐刚与乡亲们的一场“冲突”。

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2月,在丙灵村及附近三个贫困村共流转土地1240亩,主要种植黄金柚,并发展了一部分高端淡水鱼(鲈鱼、桂花鱼、胭脂鱼)养殖。合作社按照公司出资+合作社经营+农户种植的模式,由公司出资80%,贫困户(312人)以财政扶贫资金800元/人,采购种苗入股,占比20%。

“按投资比例利润分红,保障贫困户300元/人的最低收入。同时,吸纳贫困户进入合作社务工,实现务工增收的同时教会他们种植技术。”徐刚介绍,这是为盈利后合作社启用的新模式打下基础,即合作社统一规划+专业营销团队+贫困户承包种植,最终实现贫困户真正的“造血”功能和利益最大化。

然而,对于怎样种好果树,参与种植的农民和徐刚有了分歧。“过去,当地老百姓种果树都是一个坑、一桶肥,施肥也是直接倒在根部,至于果子结多少、大小就听天由命了。”徐刚说,从种植开始,他和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就开始对参与种植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先是发资料、讲解,后来发现用处不大,大家仍然按照自己的经验种,不懂的也不问。

改方法

课堂开到田间地头

“讲解的累得要死,听的听不懂。”徐刚颇为无奈,他决定,那就到田间地头,找到哪种虫、发现什么病,就讲什么课,手把手指导。

“4月天暖,蛾虫、红蜘蛛、螨虫、蚧壳虫都出来了,尤其是蛾虫3天就可以让10亩柚树全染上病,要提前做好防治。”邹思明是丙灵村4组的贫困户,从去年开始就在合作社务工,加上养鸡,去年收入4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主动从合作社承包了11亩黄金柚。

“6、7月是生长旺季,5月在防病的同时,要做好根外施肥、局部施肥。”他一边比画一边给记者讲解,哪里是滴水界,营养根与定根的区别。从徐刚那里学到的技术为他承包种植吃了颗定心丸。“40多岁了,重新学习当农民。”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笑着说。

然而,也有失败的案例。同样是贫困户,同样承包了10亩黄金柚,王叶红明年可能会颗粒无收。

“春梢”是来年黄金柚的挂果枝,冬季修枝时,王叶红将挂果枝剪得干干净净。“培训、讲解时都没怎么认真听。”王叶红承认自己过去对徐刚讲的新种植技术有些不以为然,现在十分后悔。

走出去

学习种植养鱼技术

果树种植过程中引发的冲突也让徐刚开始反思,“扶贫先扶智并非一句口号,主要还靠村两委引导,改变他们思维模式、种植模式。”

走出去!合作社出钱,组织大家外出学习。“到蒲江、邛崃学种植技术,到新津学特种鱼养殖技术。这些都是跟我们发展的产业相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徐刚说,去年就先后组织7次外出学习,每次20人左右,优先选择的是固执、思维比较陈旧的那批人。

从最初给钱都不去,到后来主动参加外出学习,贫困户的转变让徐刚感受到丙灵村的转变正在酝酿中。

看未来

村子发展搭上“快车”

这种转变同样发生在丙灵村的“农民夜校”。

丙灵村的“农民夜校”地点在村委会议室,时间在晚上7点半至9点,培训内容既有种养技术、也有针对缺乏技能贫困户进行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最初只是贫困户参加,后来有想法的非贫困户一起参与。不能脱贫最后把非贫困户又变成了贫困户。”徐刚说,随着参加培训的人数增加,等培训中心建好,“农民夜校”可以搬到那里去。

丙灵村贫困户31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9个,均采用“一库五名单”方式录入成都市人社思维信息管理系统。如今,除了外出务工的56人,剩余的53人全部加入了黄金柚合作社。同时,召开村民评议会,投票选举保洁等5个公益性岗位,对无劳动力的特困户进行了就业安置。

山下,14个鱼塘次第相连,顺着山沟绵延开来。山坡上,黄金柚与林下的蔬菜,绿得深浅不一。“明年,黄金柚将首次挂果。”徐刚说,5公里外,成安渝高速在禾丰镇连接线正在修建中。届时,这里与成都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水果和鱼的销售也将搭上“快车”。本报记者 李颖 文/图

原标题:扶贫先扶智 丙灵村搭上发展“快车”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