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移居到四川后,由于今年雨水偏多使得产卵期往后推迟了10天左右。
移居到四川的50只朱鹮目前住在乐山沙湾区的深山里,这里自然环境条件极佳。
4月14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朱鹮驯养研究基地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一个月前放置在孵化箱里的一枚朱鹮卵开始晃动了。16日,这枚卵已被啄出一个米粒大小的洞,透过小洞甚至能看见小朱鹮粉红色的嘴尖,生命活力十足的它时不时还要啼叫一声。18日上午,小朱鹮终于顶破蛋壳露出了一只翅膀,15分钟后另一只翅膀也伸了出来。但它啄壳的位置有些偏上,小朱鹮的脑袋被卡在了翅膀下一时伸不出来,工作人员及时帮它敲开了蛋壳顶部。11时08分小朱鹮和蛋壳终于完全脱离,湿漉漉的“胎毛”紧紧贴在暗红色的皮肤上,刚一睁眼就发出清脆的“唧唧”声。守护在它周围的工作人员都松了口气,西南地区终于顺利迎来了他们的新生命——首只朱鹮雏鸟。
几分钟后,工作人员用碘伏为这只体重只有55.3克的小家伙进行脐部消毒,并涂上了云南白药粉。护理结束后它被送进了恒温37摄氏度的育雏箱。人工圈养条件下的朱鹮,蛋在孵化过程中常常受到亲鸟的破坏,小朱鹮出生后,又可能被亲鸟遗弃,幼鸟的出壳率和存活率都不足50%。
为了首只朱鹮宝宝能健康顺利的成长,基地一下就给它配了3名专家级保姆来24小时照顾它。
2016年11月,50只河南、浙江和陕西户口的朱鹮移民迁徙到了四川。今年2月初17对“自由恋爱”的朱鹮夫妇筑巢后顺利进入了产卵期。3月21日晚7号笼的雌性朱鹮产下第一枚卵,这枚卵很快被工作人员取出,随即消毒、标号和测量。
原标题:配三保姆 每天吃七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