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师江:
首次提出发展天府文化 成都文化发展愿景标定
“本次党代会提出,成都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是首次提出发展天府文化,并将天府文化的特质表述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这既是对悠久成都历史文脉精髓和旗帜的萃取,也是对成都文化发展坐标和愿景的标定。”昨日,成都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师江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充分显示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
师江表示,成都将坚定文化自信,致力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人文成都之品,塑人文成都之魂,让天府文化成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丰厚滋养、文化沃土、突出优势和创造源泉,努力建设国际风尚、中国风范、成都风采的世界文化名城。
激发天府文化活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创之都
师江表示,成都将培育天府人文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市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自信”,成都将深入研究阐释天府文化中包含的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把天府文化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城市精神的丰厚滋养。成都还将繁荣创作,推动艺术创作登“高原”攀“高峰”,推出天府文化的艺术精品。同时,成都还将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文化民生,在全国率先实现文化小康,并着力提高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化消费,陶冶道德情操。
成都将激发天府文化活力。师江介绍,成都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大力发展现代文创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创之都。成都将实施“文化+”行动,推进文创与相关产业创新融合和产业孵化转化,还要实施“互联网+文创”,发展以文化为内核,以高新技术和版权保护为手段的新兴文创产业。融入绿色发展战略,推进传统文创产业创新升级,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文创产业园区。
在文化旅游方面,成都将规划建设三国蜀汉城,并把都江堰-青城山提升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在打造天府文化品牌方面,成都将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等品牌活动,打造“非遗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和“会展之都”。
传承天府历史文脉
打造天府历史文脉核心区
师江介绍,成都将传承天府历史文脉,“以延续天府文脉为牵引,注重实体呈现城市历史脉络,重点规划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邛窑遗址公园等,重点实施‘杜甫千诗碑’,着力打造天府历史文脉核心区”,同时,还要完善博物馆体系,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行动,推动成都技艺、成都民俗、成都戏曲、成都美食等非遗在融入生产生活中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成都将塑造天府文化风范”,师江介绍,成都将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统筹协调,提升城市整体风貌的品质品位,打造天府文化风景线。他表示,成都将高标准建设和完善城市音乐厅、“成都中心”“天府中心”等标志性和基础性文化设施,并围绕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系统打造“六河贯都、百水润城”宜居水岸多层次文化景观体系。
他表示,成都还将加强天府文化传播,扩大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坚持交流和贸易‘两轮驱动’,构建‘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机制和格局,打造集城市形象宣传、文化交流贸易、商务投资促进、旅游美食推介、中医武术传播等于一体的城市对外传播品牌‘成都文化周’,提升天府文化的国际辐射力和影响力”。
成都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谢强:
到2020年 力争把成都建成 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我们将加快建设健康成都,合理布局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健康保障。”昨日,成都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谢强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力争2017年把成都建设成为四川省健康城市样板城市,到2020年把成都建成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他介绍,成都还将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布局医疗服务资源,重点按照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需要,着眼天府新区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鼓励健康服务业向东布局,推进健康服务业集群发展。
谢强表示,成都还将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在医联体100%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上探索医联体内涵建设,并以需求为导向,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
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 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郫都区是成都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市“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杨东升说,围绕报告提出的“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郫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立足良好生态本底和资源优势,充分保护好生态田园环境,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中肩负郫都担当。
作为成都市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郫都区已全面建立“河长制”,保护好徐堰河、柏条河饮用水源地,全力保障成都市饮用水安全。同时,优化生态空间,推进绿色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四态合一”理念,持续推进三道堰镇青杠树村等“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并加快推进区内环城生态带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28.11亿元,腾地11133亩。
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韩利
原标题:发展天府文化 让人文成都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