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成都医学城航拍图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
如何推动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根据《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我市将从强化《规划》实施与管理、完善政策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和强化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强保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驾护航。
强化实施管理
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体系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与制度保障,我市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同时强化《规划》实施协调管理和监测评估。
在强化组织领导方面,《规划》明确将建立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市级部门、区(市)县政府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抓好《规划》年度计划分解与实施,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决策咨询顾问,成立若干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小组,对各领域的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生产工艺、发展导向、重大项目引进等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还将强化协调管理,据了解,行业主管部门还将牵头编制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子规划或行动计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以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子规划(行动计划)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体系。同时,依托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市级部门之间、市级部门与区(市)县之间和区(市)县相互间的工作会商与沟通协调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强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明确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把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制(修订)政府扶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评估,对规划实施效果作出综合评价,为规划调整和制定新一轮《规划》提供依据。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动态调整。
完善政策体系
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专项,积极争取各类补助资金。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探索建立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绿色通道。
同时,为营造包容创新产业发展环境,我市还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基本手段,完善价格机制和退出机制,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分类指导、更具弹性和包容创新的新兴产业监管体系。
在增强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方面,《规划》明确将及时开展财政税收、融资支持等各类政策制定专题研究;及时出台相关配套跟进政策措施,加大土地、人才、供水、供电等资源和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倾斜力度。同时,建立多渠道的产业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大推广示范应用和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制度,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LED照明等产品的推广应用,设立相应的产品应用示范补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在满足政府采购需求条件下,优先采购。
“《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并且提出强化实施管理,完善政策体系,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相信公司的发展将更加快速。” 蜀菁文化总经理钟明介绍,将传统工艺与人工智能融合,蜀菁文化将发展为汇集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交互式锦绣工坊,并实现网上定制蜀绣。
拓宽投融资渠道
多部门合作共建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
根据《规划》,我市还将拓宽投融资渠道。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方面,我市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改进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价值链融资、科技保险等金融产品创新。同时推动产业部门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银企对接,积极争取和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升融资能力,我市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辅导和培育,支持优势企业在国内外主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跟踪上交所战略新兴板块设立动态,做好储备上市企业组织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渠道,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探索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股权众筹试点。
在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方面,我市将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投入的稳步增长机制,主要用于引导和奖励民间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核心技术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整合现有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倾斜。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新政府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模式。此外,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探索建立投资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形成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体系。
强化人才保障
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强化人才保障,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与制度保障。在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方面,我市将积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践“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联合引才机制,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在编科技人才兼职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支持在蓉高校院所与企业、政府共同吸引聚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从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一线中发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一流团队,鼓励市内企业和高等院校设立博士后、博士、硕士科研工作站或实践基地,培养研发技术人员。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市还将在强化实用技能性人才培养方面,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根据需求与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岗前培训等活动,强化产业实用人才培养。同时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鼓励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鼓励企业对在职人员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在职培训,设立人才培训补贴,加强人才的职业再教育。
值得关注的是,在着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方面,我市将贯彻落实“成都人才新政十条”,加大对引进高端人才资助力度和本土紧缺专业化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以环境提升和生活配套为抓手,全方位营造适合高端企业发展的“硬环境”,针对研发技术人员、创业人员、海内外自主创新型领军人才等的不同需求,探索货币补贴与分层次住房提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大力实施各类创新人才安居工程。
本报记者 徐璨 宋妍妍
原标题:我市加快实施多种保障措施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