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旅游收入
年均增长率20.58%
《规划》明确,到“十三五”末,旅游总人数达到2.34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4.14%;旅游总收入达到52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0.58%;入境游客达到48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5.84%;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1.67%。围绕此目标,《规划》提出了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全域旅游发展、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旅游智慧双创发展、“旅游+”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发展、对外开放合作、旅游国际化营销八大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提升成都旅游业国际化水平。
从空间布局来看,未来我市将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理念,构建“双核共融,双极共兴,两翼齐飞,两圈拓展”的成都旅游发展布局。其中,以成都主城区为都市休闲旅游区,以天府新区为都市创意旅游区和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形成双核融合发展;以都江堰市为旅游支撑极,高新区、简阳市为旅游增长极,强化与城市核心旅游区的联动发展;以“龙门山、龙泉山旅游综合功能区”为成都旅游发展重点区,构筑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之翼;建设环城生态游憩圈、全域旅游拓展圈,全方位助推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体系构建。
产品
7个核心支撑产品
4大特色旅游产品
从旅游产品来看,《规划》指出,落实旅游供给侧改革,强化重点项目引领,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国际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要素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成都旅游国际吸引力被纳入“十三五”期间我市旅游发展主要任务。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市将构建“7+4”的旅游产品体系,其中既包含“遗产观光、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养生度假”7个核心支撑产品的经典业态,还包括“山水运动旅游、自驾旅游、医疗旅游、科技旅游”4大特色旅游产品的新兴业态,为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品支撑。
此外,我市还将实施绿色低碳旅游推进工程。根据《规划》,我市将主要构建“国家公园、绿色酒店、绿色景区、绿色旅游商品”等为内容的绿色产品体系;大力开展资源与环境保护、绿色旅游标准认证、绿色旅游教育、旅游能效提升、绿色成都倡建等行动。
乡村旅游
创建1-2个全国休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规划》指出,成都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但“十二五”期间我市乡村旅游仍存在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足,乡村度假产品尚不能满足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游客出游频率高,但逗留时间短,以一日游为主,乡村旅游综合收益较低;发展布局上多呈点状、块状式,缺乏有特色的连片式、组团式的发展模式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实施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行动。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创建1-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3个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培育一批中国度假乡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中国精品民宿。通过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乡村旅游+”推动供给侧改革、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等方式,做特做精乡村旅游产品,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
此外,全域旅游作为重点内容也被写入了《规划》。未来五年,在全力推进锦江区、温江区、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新津县、蒲江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同时,我市还将开展城市街巷休闲旅游发展行动。通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景观氛围、文化地标、智慧街里五大提升,激活城市全域街巷休闲旅游功能。本报记者 程怡欣
原标题:成都旅游收入年均增长逾两成 入境游客达到48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