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刘雨 刘杰)5月17日报道 “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初夏,邛崃市大同乡周沟村的桑葚园内游人如织,经过近一年改造,这里首次对外营业便迎来“开门红”。“一个星期就接待了近6000人,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连还没熟透的桑葚都被客人摘了许多。” 成都市金融控股集团下派到大同乡周沟村的第一书记郑永强笑呵呵地说。
“小桑果”的发展路
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周沟村于2016年被列为成都市相对贫困村和成都市金融控股集团定点帮扶村。“我刚来的时候,村里基本就靠农作物种植营收,生产水平也不高,像样的路几乎没有,贫困人口诸多。”这是郑永强对周沟村的第一印象。
郑永强在考察当地实情时,发现有近60亩的桑葚园被荒废,在与村支书周家国交流谈心中发现该园的开发价值很高,于是萌生了旅游扶贫的想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确定发展方向后,摆在眼前的是果园土地欠租金、基础设施差等困难,郑永强在与周家国合计后,兵分两路。周家国发动村干部,自筹资金20万,用以解决租金问题;郑永强找扶贫资金,用以改善基础设施。
2016年,在大同乡政府和多个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周沟村以集体名义流转土地80亩,建设了桑葚园,围绕园区扩宽村道6.6公里,修葺游步道。“我们还改良桑树品种,控制它的高度,使其成为可以供游客自行采摘的品种,这样就能发展休闲采摘旅游项目。”郑永强说,经过一年发展,2017年桑葚园在首次挂果期间举行的活动,就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近6000人次入园参观采摘,实现了门票收入和桑葚销售收入近1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
“小桑果”的致富路
看着桑葚园的热闹,高兴的除了郑永强与周家国外,村民李永红心里也是喜滋滋的。因为她家有9亩地参与流转了,按照协议,不仅每亩地有400斤粮食的保底收入外,还能参与年底分红。“以前地里种的玉米等作物,一亩地大概收入100元左右,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后,村上给的保底粮食按照市价都有400元一亩,额外还有分红拿,太好了!”
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才是根本。同她一样有此待遇的还有另外79户村民。原来早在桑葚园建设初期,郑永强和周家国就通过村议事会确定村民可用土地方式入股,每亩地保底400斤粮食,以生产队为单位分配10%股份用以年底分红。
“今年下半年,我们桑葚园会从80亩扩充到300亩,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农家风味小吃、棋牌娱乐等项目,此外还会以桑树为基础,开发蚕宝宝养殖活动。”对于未来的发展,郑永强心中有谱。他说,除了桑葚园内的参观采摘,村里还和一些厂商合作生产桑葚酒、桑葚茶等,充分挖掘桑葚附加值,增加致富渠道。据悉,整个桑葚园投资已达300多万,现在有5个村民长期在里面务工。
桑葚园的火热发展,吸引了诸多投资商前来投资。目前,该村成功引进观赏性中药材项目和桃李柑橘种植两个项目,流转土地700余亩,总投资达到500余万元,此外,还吸引了5户在外发展村民回乡开办农家乐,预计投资300余万元。同时该村也强化了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实施道路改造6.6公里,今年还将完成10公里的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沙石支渠饮水工程和人畜饮水改建工程,彻底解决村上饮水问题。这一切,都是旅游扶贫给周沟村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