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百年文庙。
3000多年前的商代,四川与印度进行贸易往来的南方丝绸之路就已经形成,并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成为官道。1000多年前的唐宋,汉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贸易往来的茶马古道也已形成。
从古至今,雅安一直是四川入藏、入滇的交会,是南丝之路上少数民族的物资集散地。而雅安境内的荥经县,以严道古城为中心的聚落等地,更是这条古代商贸运输线上一颗灿烂的商贸明珠。
李家大院是川西平原最后的清代民居。
清溪古镇
“周老大”历险记
沿雅西高速,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泥巴山隧道,经九襄镇西行3公里,就到了清溪古镇。
早在秦汉时期,作为川藏茶马古道和南丝之路“旄牛道”的重要驿站,汉源县清溪古镇就书写了太多的传奇。
如今,清溪镇的古旧建筑保存完好,上百户人家的青瓦屋顶紧紧相连。北门,那座砖石砌成的拱形城门,长满杂草,门墙斑驳。城门里,背篼扛麻袋的山民进进出出。
镇南不远处的山峦上,有一条数十公里长的茶马古道旧址。旧址上的土坯房、甬道历历在目。
走在街头,清溪镇的人对闹和静的界线划得很分明。赶场天,大家木门全开,迎接热闹繁华,货摊、商号、茶馆酒家人人忙碌,整条石板街拥挤不堪。集市一过,木门关闭杂闹,整个古街迅速安静下来。平日里那婉转的莺歌也叫“闹山雀”,松竹涛声叫做“山吵”,潺潺溪流说成“水吼”。因此,很多人说清溪人对“静”的要求格外严格。
清溪镇保护最好的当数文庙,高大的“万仞宫墙”色彩斑驳,仍有皇宫般气势。墙内古杉参天,斗拱重檐,依次还有滴水桥、礼乐亭、古铜香炉。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文庙外的棂星门,这座四柱三间三层的石牌坊,坊身布满浮雕,坊顶有4根龙缠冲天柱,全是镂空雕龙,精妙无比,全国罕见。
文庙里,一位姓周的70岁老人说,过去的川藏茶马古道都要走清溪镇过,那时,对外贸易的货物主要是茶叶、蜀布、邛竹杖、盐、香料、象牙、琉璃、铜矿、锡矿等。他的曾祖父人称周老大,在清咸丰时期,是汉源一带有名的马帮大爷。
川藏茶马古道,是一条超越人类极限的生命之道。清咸丰年间,一年寒冬,周老大领着一支马帮,翻越白雪皑皑的理塘河谷,走在羊肠小道上。他们脚下是滚滚金沙江,头上是奇险嶙峋的高岩云崖。忽然,天上炸开一道响雷,惊恐中一人一骡失足坠江。祸不单行,他们刚翻越两座雪山,又遭土匪伏击,死伤过半。周老大掏枪打死三名土匪,自己左肩中弹,一头栽进浊浪滚滚的大渡河,幸好在激流中抓住葛藤才爬上岸。他颤巍巍没走几步,又遇到一头雪狼,那头饿狼瞪着一双绿眼睛猛扑上来。一番缠斗,周老大耗尽气力,用石块砸破了狼的脑袋……昏死中,被走散的马帮兄弟搭救。
茶马古道遗址。
平乐古镇
“官马道”与“错车道”
一条通往历史的古镇,一湾濯洗人性的江水,一座时光倒流的古镇。这,说的就是平乐古镇。
平乐古镇位于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作为川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水陆码头,也许是为了便于货物的装卸和交易,古往今来,平乐的屋舍街巷,均沿白沫江而建,形成了古镇街区临江亲水的主要特色,至今仍保持着明清古风古貌的街巷,长短不一,曲直有度,呈鱼骨状分布,层进整齐有序,四通八达,街口节点多为码头。街面全由青石板铺就,沿街建筑多为两层,上宅下店,青瓦木檐。
走进古镇,一种清新古朴的韵味油然而生。一条清清的小河渠在街中间缓缓地流淌着,相隔不远,便有一座座不同式样的小石拱桥横跨溪上,给古镇平添几分灵气。
白沫江边,有一座气势雄伟的石拱桥傲然横跨江上,这就是有名的乐善桥。建于清同治元年,由乡贤周潼宣、张大宾等人出资修建。从采石到竣工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桥分七孔,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此桥桥洞一改普遍的半圆形,而采用桃形,别有深意。这种拱形十分罕见,是四川现存最大的古代石拱桥。这座桥,也是当年茶马古道马帮经常走过的地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地人在乐善桥往南数十公里外的骑龙山山脊上,发现了一条古道,当地民间称之为“官马道”“马道子”。绿草掩映下,约有1公里长的这条古道,一颗颗鹅卵石采用垂带式铺设法铺砌成鱼脊形,中央形成一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鹅卵石铺砌路面。让人惊叹的是,道路沿途还保留有多处“错车道”(停靠马车处)以及主道与支道的交叉出入口。走在上面,你可以想象当年“以茶换马”在骑龙山曾经有多么兴盛。
位于平乐镇8公里处花楸山的李家大院,是迄今川西平原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这座大院坐西向东,依山向谷,为单檐悬山式木结构建筑。院子占地约13000多平方米。李家大院系清代名商李洪楷所建。竣工时间在咸丰末年。
李氏一族原籍浙江武陵。明万历期间,因官场争斗被诬通匪,万历皇帝下旨满门抄斩李家。李氏先祖李延邦提前得到风声,急令三子集合乘夜潜逃入川,其中一子改名后隐居于临邛平落(即平乐),即是李洪楷九世祖。到清咸丰年,李洪楷成了邛崃首富。后来,李洪楷生产的花楸之也越来越繁盛,他组建了自己的马帮,人数最多时有150人左右,配备了最好的马匹和刀剑,还从外国人手里买来五十多支洋枪,威风凛凛,翻山越岭,将茶叶、草纸等源源不断地运往西藏和甘肃、青海一带。
原标题:浙江李家避祸入川 崛起茶马古道 成邛崃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