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市城管委做客《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时透露,今年将重点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系统立法体系的建设。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成都市的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力争在今年内出台,同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预计也将在今年内出台。而从世界范围看,德国、日本、美国等已先后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垃圾分类再循环利用系统配套的法规体系,加拿大和欧盟等也在加快垃圾分类回收立法进程,为垃圾分类立法已经成为世界环保立法的一大趋势。
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预计今年内出台
据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陈明介绍,去年成都市出台《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规划到2020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到2025年实现基本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达72万户,占到全市范围的18%。今年将新增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居民50万户,已纳入到2017年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目标。”成都市的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将力争在今年内出台,条例制定正在考虑过程中。同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预计也将在今年内出台。其中,管理办法将明确管理责任和主体。
“目前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已经成立,涉及的市级管理部门有23个。”陈明告诉记者,责任主体的第一类是公共机构,包括机关社团、学校、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另一类是企业单位,包括宾馆、饭店、超市、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商户以及写字楼等;还有就是居民主体,包括受居民委托的物业管理主体、社区以及居民家庭自身和居民个人自身。“立法后,首先要明确管理和参与分类不同主体的义务”,并且明确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标准,对今后分类投放和设施管理设置一定的处罚性条款。也就是说,相关条例出台后,该分类的没有分类可能会有一定的处罚手段。
“不过,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推进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现在立法还在摸索当中,立法的时间和基础还有待于在推进生活垃圾过程当中去印证。”陈明表示,按照今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在一定范围内还是要实现强制垃圾分类,例如机关社团、学校、商业综合体等。记者了解到,该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强制分类和引导分类同时开展的总体思路,要求各个城市结合本地实际,在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处置等。
全市范围内建设44处便民服务区 引导流动商贩入室经营
据市容秩序管理处副处长崔磊透露,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44处便民服务区,“在公建配套比较薄弱的区域,不能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便民服务区的建立就是引导辖区内流动商贩入室经营,这样既给老百姓提供了方便,又让市容秩序不受影响。目前,已建成了17处便民服务区,部分已投入使用。”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方面,将加快全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物等十个大型固废处置以及一批环卫设施配套项目建设,补建公共厕所100座,建成环卫工人的作息房300座。
此外,今年6月1日成都市开始实施《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提到要实施市容和环境卫生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环境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当中。市城管委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温旭东表示,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运营在多年前就在进行探索和尝试,现在公厕管理也是通过服务外包实行专业化管理,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原标题:成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年内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