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都以一场上万人规模的产业发展大会,宣告一个城市产业大发展拉开序幕。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讲,这都是一场颇具时代意义的大会。
会场上,参会者评价最多的是这次大会的“改革”——主要领导讲话开场白仅100多字便直奔主题,条条款款都是“干货”;会议材料不像是“政府文件”,而是给企业看的“招商说明书”;议程设置上也体现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各部门、区市县都安排成书面发言,交流发言时间全部留给企业和高校。
网络上,关注热点之一则是会议上宣布的成都人才落户政策改革——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本科以下的技能人才工作两年以上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也可落户。放在全国同类城市,成都的人才落户新政力度堪称“前无来者”。
在国内多数城市都收紧落户政策的背景下,成都为何反而敞开大门?
事实上,放宽落户限制的背后,是成都在产业生态之争中的关键一子,也是成都实现永续发展的长远之举。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但现代产业体系凭什么来构建?成都凭什么来与其他城市进行产业竞争?
过去,这一竞争的核心在于土地、税收等“要素之争”,而随着现代产业共生、共享、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城市之间的产业之争更多转变为了涵盖公共配套、人才科技、政务服务各领域的生态之争。
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生产要素和人。产业要发展,必须先吸引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聚集。外部优秀资源要素的聚集,反过来又能带动产业内部新生主体的衍生和成长。产业一旦形成规模,又将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这实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而能否聚集到优质的生产要素和人才,取决于一个城市是否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取决于年轻人。对于现阶段的成都而言,年轻人的聚集尤为迫切。2015年,成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21.17%。而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城市正常的人口年龄结构中,65岁以上人口应低于7%,60岁以上人口应低于10%。过去成都实行的落户制度是购房落户与集体落户制度。购房落户带来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而集体落户制度以就业作为主要载体,客观上限制了年轻人的进入。要改变现状局面,要为整个城市培养永续发展动力,就必须推动人口结构的年轻化和人口素质的转型。
以落户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人才新政,体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鼓励青年“蓉漂”扎根成都、融入成都的开放态度,也是成都集聚人才资源、依靠人才驱动城市转型发展的英明之举。
除了人才政策,此次会议还透露出成都在创新要素供给上的颇多重大改革举措,包括:
创新土地要素供给,建立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挂钩制度、完善工业用地弹性供给、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
创新资本要素供给,设立1000亿规模的成都产业基金,运用产业引导基金促进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和并购重组等各类基金支持新经济发展;
创新信息要素供给,争取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落户,超前规划部署5G通信网络,对重点数据中心、工业云、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企业执行优惠带宽资费并给予补贴,搭建全市统一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创新能源要素供给,大力推行差异化能源供给模式,支持天然气大用户改转供为直供,实施电能、非化石能源替代行动,率先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
创新制度供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公共政策稳定性,提高对改革创新和新生事物的执法容忍度,切实保障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尽快实现全市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这六个方面,条条切中生产要素配置扭曲、难以持续的现实问题,又招招针对成都产业发展的现实,其核心是培育技术、信息、管理等效率型要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谓全面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以创新资本要素供给的政策为例,由政府设立1000亿规模产业基金的“大动作”,瞄准的是成都至今没有“独角兽”企业的“大问题”。由财政资金来带动社会资本联动,为的是营造“独角兽”企业发展的生态圈。
让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慕名而来,在成都求学、创业、扎根,成为一名新成都人;让千千万万企业家放心投资创业,以成都为人生福地、安居乐土。这是成都对天下人才与企业的承诺,更是成都面对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的雄心。
原标题:蓉平:放宽人才落户 创新要素供给背后 是成都重塑产业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