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本网最新  »  正文

城市布局转变为一山连两翼 成都迈向双城时代(5)

2017-07-05 14:18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15:24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陈顺治就以项目为抓手,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各项工作进行了介绍。

一、轨道交通工程引领城市发展格局

我们对标世界先进城市,规划建设我市轨道交通网络,按照“轨道引领、全域覆盖、区域辐射、多制式推进”思路科学编制了由“市域国铁公交化、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轨道交通”4部分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里程约3273km(含国铁公交化823公里),共同构建全域覆盖、“三铁”融合的市域轨道网络。

目前,已获批三期建设规划共508公里并全面开工建设,已开通运营129公里,在建438公里;正加快第四期建设规划报批,到2022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规模将超过600公里。

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将全面支撑我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以高密度的轨道快线引领东进,支撑“一山连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初步拟定12条连接东进产业新城的轨道交通线路,制定了“四轨两支”的近期建设计划;以轨道交通加密成网支撑中优,构建“轨道交通+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圈,并通过轨道交通枢纽周边资源的综合开发加快优化和构建中心城区功能圈和商圈,促进中心城区功能的整体优化;以轨道交通骨干成网引导南拓,轨道枢纽支撑天府新区、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以市域郊区轨道快线保障西控,强化西控区域与中心城区点到点的快速连接,提升交通区位,通过TOD模式建设和改造西部城镇,重塑城西经济地理;以市域轨道促进北改,构建连接北部城镇和产业区的轨道快线,促进北区旧城更新、产业转型,强化北部区域门户枢纽功能。以城际轨道交通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高铁交通圈半小时覆盖周边城市,串联成都平原“1+7”城市群,1小时覆盖川南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主要城市。

二、加快路网体系建设全面改善城市交通

陈顺治告诉记者,加快推进城市道路系统化和功能化的建设与改造,构建“快慢相济”的城市路网体系。一方面加快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城内城外交通快速转换和通达功能,重点加强放射通道和城市东西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到2020年建成“3环15射”高速公路和“3环15射”市域快速路网,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加快构建和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绣花”功夫开展城市街道设计,构建以环加放射的干线系统与众多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的片区网络相互衔接的慢行交通体系,营造公交出行、慢行优先的绿色出行环境,近期重点打造“5+N”慢行交通系统,为提升人居品质,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提供支撑。

三、加快建设公建配套工程强化城市功能

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启动实施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升级完善工程。一方面高品质建设一批城市重大功能性设施,建设奥体中心、国际足球中心、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音乐坊等一批高标准的文体功能设施。另一方面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全市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推进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优先建设市民们迫切需求的农贸市场、中小学、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加快补齐区域功能差异短板,至2020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20所,其他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30处,构建城市社区服务设施体系,为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提供坚实功能支撑。

四、加快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加快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通过绿道系统将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有机联系起来。加快建设“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天府绿道系统,以其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市生态绿化系统建设,打造让群众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共享空间。

其中锦江轴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三环路熊猫绿道“一轴两环”将于近期启动建设,2018年春节前位于环城生态区34公里的一期工程将对公众开放,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轴两环”天府绿道。在中心城区开展城市小游园、微绿地、立体绿化建设,加快构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先期建设67处小游园和微绿地,市民们可就近进入兼具生态性、参与性、艺术性的绿色空间,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五、推进城市更新工程提升城市品质

陈顺治告诉记者,将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突出更新改造,在城市空间中植入新的业态,强化城市功能,构建新的商圈。我们正按照新的城市布局,以成都文化中心的定位高品质规划建设成都中心,延续府河、南河围合而成的“两江三城”区域城市根脉,着力提升该区域的功能、业态、形态,以成都中心建设为重点推进中优。结合滨水绿道建设宜居水岸工程,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手段,加快推进7.4公里市级示范项目,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结合小街区整治,植入新的业态和文化元素,因地制宜塑造特色街区,继续推进9个示范片和18个小街区片区整治提升工程,同步推进城市屋顶增绿和垂直绿化工程,提升城市形态品质。

六、全面推进绿色建筑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陈顺治表示,市建委将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政策创新,以工匠精神树立百年建筑品质,大力推行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宅,到2020年我市新建建筑的预制装配率将高于40%,并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中心城区成品住宅率将超过80%。这些新式建筑的建设投用,将持续降低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品质和使用性能。同时针对城市内涝、“马路拉链”等城市病,不断探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两者同步规划建设,互为补充,打造一批精品管廊及海绵城市工程,至2020年建成管廊约200公里,并全面建成130个海绵示范项目,共同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

五、推进城市更新工程提升城市品质

陈顺治告诉记者,将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突出更新改造,在城市空间中植入新的业态,强化城市功能,构建新的商圈。我们正按照新的城市布局,以成都文化中心的定位高品质规划建设成都中心,延续府河、南河围合而成的“两江三城”区域城市根脉,着力提升该区域的功能、业态、形态,以成都中心建设为重点推进中优。结合滨水绿道建设宜居水岸工程,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手段,加快推进7.4公里市级示范项目,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结合小街区整治,植入新的业态和文化元素,因地制宜塑造特色街区,继续推进9个示范片和18个小街区片区整治提升工程,同步推进城市屋顶增绿和垂直绿化工程,提升城市形态品质。

六、全面推进绿色建筑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陈顺治表示,市建委将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政策创新,以工匠精神树立百年建筑品质,大力推行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宅,到2020年我市新建建筑的预制装配率将高于40%,并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中心城区成品住宅率将超过80%。这些新式建筑的建设投用,将持续降低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品质和使用性能。同时针对城市内涝、“马路拉链”等城市病,不断探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两者同步规划建设,互为补充,打造一批精品管廊及海绵城市工程,至2020年建成管廊约200公里,并全面建成130个海绵示范项目,共同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