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县铁厂河林区,护林员景祥俊守护山林20年。
景祥俊每天都要写下一段护林日记。
景祥俊巡山时,包里装着烤馍、茶水、藿香正气液和三管葡萄糖。
夏季雨水充沛,巴中市通江县铁厂河林区一片葱茏,正是一年中最繁盛的时候。
女儿已放暑假回了家,护林员景祥俊高兴得很,但她还是每天早早吃了饭,背着背篓上山走一圈——20年以梦为马,巡山护林,一年200多天走在山间,这几乎已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米仓山南麓的9000亩森林里,许多是景祥俊参与种下的。从1997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开始,她几乎全程目睹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四川山林的影响和改造,也见证着20年来四川林业的变化与进步。
巡山护林20年
“栽了苗子还要经常来看,长壮实了没有。最怕的是长虫,一害就害了一片树林子,所以要刷药杀虫。有时候还有人盗砍盗伐……”
学校放假,女儿回家来了。暑假有两个月,这是景祥俊一年里最高兴的日子。
早上6点,丈夫张志才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做饭。平日里的稀饭咸菜,现在有了肉、有了蛋,都是为了让女儿吃得好一点。饭毕,一家人说了几句话,景祥俊又忍不住一阵阵往外望。张志才知道她心里慌,于是拿出锄头,背上背篓,叫上女儿,陪着景祥俊一起上山去了。
从1997年来到铁厂河林区当护林员开始,上山走走,就成了景祥俊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1998年,“天保工程”从四川开始试点,林区大面积推进森林抚育。20岁的年轻姑娘,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参与了共计64万余棵树木的种植工作。从大包梁到小石巷,从鸡公嘴到猫儿垭。铁厂河林场有的数千亩森林,是她心中的“王国”。一年365天,她要巡山200余天,除了极端恶劣天气,几乎全年无休。
“背着苗子上山,找好地方就挖洞嘛。”近年来,随着铁厂河林区的日益茂盛,需要栽树的时候少了,但景祥俊总记得哪棵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这一棵,栽了十多年了。你看都碗口粗了。”她摸一摸树干,抬头看翠绿的树冠,阳光从叶子中间漏下来,“栽了苗子还要经常来看,长壮实了没有。最怕的是长虫,一害就害了一片树林子,所以要刷药杀虫。有时候还有人盗砍盗伐……”
这9000亩森林,几乎成了她的孩子。
“林三代”的梦
1997年,她来到铁厂河林场,成为了一名护林员。到现在,她栽种的第一批树苗,胸径已近30厘米了。
泥地坪工区是铁厂河林场下辖的三个工区之一,辖9000亩林区。在这里做护林员,是景祥俊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份工作。
当护林员之前,她已经和这片森林有了深厚的缘分——9岁时,她就随父母来到铁厂河林场,而她的外婆,也是这个林场的职工。“林三代”景祥俊在山里长大,春花夏水,秋月冬雪,树木的年轮一圈圈增长,她也一天天长成了大姑娘。
“我最喜欢春天的大山,花都开了,好看得很。”这个对大山充满了依恋之情的姑娘,曾经淳朴烂漫地想,要是能一辈子生活在山林里就好了。1997年,她儿时的想法成为了现实。中专毕业的县城姑娘来到90公里外的铁厂河林场,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护林员。
此时,距离“天保工程”正式启动还有一年。与许多需要砍树的老护林员不同,景祥俊的工作内容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植树。从这一年开始,她走上了自己数万公里的巡山路。到现在,她栽种的第一批树苗胸径已近30厘米了。
在简陋的厨房里用鼎罐煮饭。
女儿平日在县城念书,只有寒暑假才会回到山上陪伴父母,这是母女俩最快乐日子。
原标题:米仓山守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