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 近段时间,中国“新一线”城市的“抢人才大战”被媒体聚焦。那么,与一线城市相比,中国大学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凸显
——吸引大学生就业比例上升明显
“新一线”城市是相对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衍生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由媒体于2013年首次提出,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选出。
上述报告选取的“新一线”城市有13个,包括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
根据麦可思的统计数据,2016届中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3%,高于2015届毕业生1个百分点;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4%,低于2015届毕业生2个百分点。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0%,高于2015届毕业生3个百分点;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17%,低于2015届毕业生2个百分点。
“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如何?
——满意度连续三年上升 但仍低于一线城市
不仅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在升高,上述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至2016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也连续3年上升。
不过,从就业满意度上观察,目前,“新一线”城市仍整体低于一线城市。
2014至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满意度为60%、62%、66%,比一线城市本科毕业生分别低5个、4个、4个百分点。2014至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满意度为59%、61%、63%,比一线城市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低1个、2个、1个百分点。
报告将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与一线城市就业的“不满意”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因“收入低”对就业不满的比例更高。
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因“月收入低”(68%)对就业不满意的比例,比一线城市本科毕业生高4个百分点。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因“月收入低”(65%)对就业不满意的比例,比一线城市高职高专毕业生高2个百分点。
原标题: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大学生就业调查:本科生平均月薪42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