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绿映清流 成都53段黑臭水体水质已全部达标

2017-08-05 07:55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经过治理,四斗渠迎宾大道段水质清澈,两岸绿植繁茂

治理后的桃花江为民路段,市民在河边乘凉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台账式管理

完成一个污染源治理,销号一个污染源;完成一段河渠治理,销号一段黑臭水体

●互联网+模式

将河湖数据、河长档案、巡河信息、管理制度等纳入信息管理平台,“一键化”管理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随着武侯区三吏堰、鸡公堰和二道河3段河道水质全面达标,成都市城市建成区内的53段黑臭水体,水质已经全部达到治理标准。

为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让碧水清流常伴市民身边,成都一直全力以赴。除了建立健全中心城区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加大生活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力度等有效措施,成都还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河渠水环境治理与管护,共建共享治理成果。

一河一策

每段黑臭水体

都有治理方案

2015年,按照相关要求,成都市水务局、市环保局会同11个区县政府,对城市建成区(绕城高速以内)的地表水体进行了排查和水质检测,共排查出53段黑臭水体。其中,轻度黑臭25段,重度黑臭28段,总长度约144.6公里。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今年出台的“成都治水十条”中,明确列出了强力整治296段黑臭水体任务清单。城市建成区的53段黑臭水体都在其中,如今已成功完成黑臭的消除。

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各责任区均委托第三方进行了逐河逐口污染源排查,共查出719个下河排水口排污。针对污染成因,对每一段黑臭水体都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了治理方案,通过市政设计院组织的技术审查后,开展治理工作。

目前,全市对污染源实施台账式管理。按照“一河一策、一河一图”“一河一表、一河一档”要求,各责任区建立了黑臭水体治理台账。做到完成一个污染源治理,销号一个污染源;完成一段河渠治理,销号一段黑臭水体。

上万河长

除了统筹规划

还要开展巡河

新都区龙桥镇山水村的村支书冯世明,是一名河长,他负责管护穿村而过的蟆水河。这条上百年历史的小河,近年来因“富集”直排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变成了黑臭水体。河长冯世明不仅天天去“巡河”,还一家家寻找直排污水的企业,更新村里的污水处理设备,最终让蟆水河重回清澈。

如今,成都市已构建了覆盖市、县、镇、村“三级党政领导、四级河长管理”的组织体系,采取“区域总河长+流域河长”的模式,成都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河长,并与分管负责同志一道分别担任具体某条河的河长。目前,成都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已基本到位,合计10932人。

除了对河道进行统筹规划,河长还要开展巡河。成都市还将出台河长工作手册,对河长的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将依托“互联网+”模式,开设河长制管理门户网站,开发河长制管理APP平台,将河湖数据、河长档案、巡河信息、管理制度等情况纳入信息管理平台,实行“一键化”管理。

长效机制

建立基础数据库

排污口动态管理

“我们结合河长制的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心城区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形成河道管理标准规范。”据市河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市管河道管理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市管河道排污口实现了动态管理。今年上半年,府河、南河、沙河和摸底河清淤共计约6万立方米。

此外,源源不断的“活水”也保证着河道的健康。第九污水处理厂已有30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用于补充清水河、肖家河环境用水;第三、四、五、八厂扩能提标改造工程已稳定运行,处理规模由每日40万立方米扩容至每日75万立方米。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原标题:绿映清流 成都53段黑臭水体水质已全部达标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