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泸州港码头。
泸州全景。
去年4月1日,随着全国第三批自贸区敲定批自贸区敲定,,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揭开面纱,两地三片区的格局当即成形。着眼“天府首港”的天然优势,四川布局泸州,以港口的优势与其他两大片区形成互补之势。自此,19.99平方公里的川南临港片区在泸州诞生。
自贸区“落子”泸州。历史机遇的垂青,对这个偏安内陆川南的地级市泸州来说,更是挑战。
一年365天,川南临港片区在这片“试验田”里探索创新,开展了138项试验,其中16项全国领先,平均每3天推出一项创新试验。
2018年4月1日在即,面对周年大考,川南临港片区的“试验”是否能交出漂亮答卷?□山风许亚琴(图片由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提供)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
A
制度创新开启自贸区“速度”
在中国自贸区的版图上,地处泸州的川南临港片区似乎并无太多优势,如何弥补先天的不足,不负使命的重托,这是川南临港片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在思考的命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川南临港片区对自身进行了清醒的分析:位于四川省东南,长江穿城而过,由此坐拥出川第一港。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因此也是成渝城市群南向开放、辐射滇黔的重要门户。
但是,川南临港片区是为数不多的布局在内陆地级市的自贸区,与诸多“大牌”自贸区一同起跑,倍感压力。
然而,勤能补拙。川南临港片区迅速确定“依托长江、承东启西、协同开放、面向全球”的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快速突破。
挂牌运行第一天,在川南临港片区注册的第一家公司仅用15分钟就拿到营业执照,业主李咏梅感叹。而这仅是川南临港片区行政审批改革提速的开始。
15分钟拿证,这样的行政审批服务在川南临港片区成立之初还只是个案。如今,已成为常态。
走进川南临港片区综合服务大厅,“一小时办结”窗口比比皆是。正在窗口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李祖彬,是龙马潭区罗汉街道经发办工作人员,他经常到自贸区帮助辖区企业代办业务。他感慨,以前办理企业设立登记需要3-5天,自从有了自贸区,现在一小时就能办结,为企业节省了很多时间。
这得益于川南临港片区在行政审批制度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年10月,川南临港片区在企业设立登记平均提速80%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企业设立登记“一小时办结”服务。如今,这一服务已经从企业设立登记拓展到开户、办税等服务。目前已有162家自贸区企业尝到“一小时办结”的甜头。
川南临港片区的制度创新,不仅让本地投资者感受到了办事的高效,也让外地投资者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就在当地完成商事登记。泸州市奥德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在南沙办理异地登记注册,只用了短短5个工作日就在当地领到了营业执照。以前,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自挂牌运行以来,川南临港片区在营商环境方面不断改革创新,让入驻企业有了全新体验。通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川南临港片区建成行政审批“单一窗口”,集中办理行政许可371项,实现“二十四证合一”、161项“一章办结”、158项“只跑一次”、15项“一次都不用跑”,审批效率提高80%。
一年中,勤奋的川南临港片区人进行了一次次创新。
随着自贸区的落地,越来越多的货物将从泸州港发向各地。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涉及泸州的试验任务141项,一年中,川南临港片区推进实施138项,复制推广一二批自贸区改革经验164项,形成创新成果120项。“企业注册开户办税1小时办结制”“出口退税预审快退”等16项制度全国领先。
川南临港片区正在成为泸州甚至整个四川的制度创新高地。
作为川滇黔渝结合部唯一入选的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的“试验”将为更多同类型自贸区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B
协同开放形成区域合力
翻开地图,位于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川南临港片区,东向开放可沿长江联通太平洋,南向经孟中印缅进入印度洋,西向北向至欧亚大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铁公水空”在片区内实现无缝对接。
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和区域中心的优势地位,赋予川南临港片区包容开放的品质。随着“试验”的深入,川南临港片区立足服务川南,主动协同成都片区,加强了与沿海沿边沿江地区的合作,自贸红利正在更广阔的区域释放。
不出泸州,在川南临港片区就能买到平行进口汽车,这是自贸区给泸州乃至周边城市群众带来的福利。
“比市场价格便宜10%至20%。”太元行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渠道经理张万说,不仅泸州市民不用到成都、天津等地购车,平行进口汽车的价格优势,还吸引了川内其他市州乃至云南、贵州的客户,甚至有人从湖南过来买车。从去年9月入驻川南临港片区以来,该企业已经销售整车60多台。
随着太元行的入驻,平行进口汽车在泸州迅猛发展。一年来,川南临港片区引进平行进口汽车贸易企业4家,完成销售额超1亿元。这是川南临港片区主动协同成都片区,创新发展平行进口汽车异地监管展销、跨境直邮、保税备货等新贸易业态的结果。
服务川南,川南临港片区推出口岸通关“零费用”、保B仓库“零租金”等服务措施,通过对到泸州港集装箱高速路车辆的通行费进行补贴,吸引了内江玻璃纤维、自贡硬质合金、乐山草甘膦等货物在泸州港进出。
不仅如此,川南临港片区还主动服务滇黔,以建设成渝城市群南向开放门户为目标,与昆明、昭通、毕节等地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政务服务互办、飞地园区共建、港口物流互通等合作。
作为“天府首港”,泸州港是川滇黔基础条件优、运力大、辐射能力强的水运港口。川南临港片区依托港口这一天然优势,与沿海沿边沿江的合作不断深入。
去年12月底,首班泸州至上海升船机“五定”外贸直航班轮开行,包括玻璃纤维、纸等200个集装箱的货物,从泸州港出发,经上海出口至欧洲及东南亚地区。随着直航班轮的开行,从泸州到上海的航行时间将缩短7-10天。
“此举大大提升了我们泸州港的水运竞争力”,泸州市交投集团总经理王洪禹说。直航班轮的开通,既是为进出泸州港口企业提供一条快速、稳定、价廉物美的集装箱班轮通道,也是加快川南临港片区外贸通道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川南临港片区在打造泸州港方面动作频频。十几天以后,“泸州-广州外贸铁路班列”测试列将从泸州港铁路驶出,货物发运至广州黄埔,再与黄埔至香港班轮形成无缝连接,形成泸州经广州至香港转运全球的对外贸易新通道。该通道到广州段的运输时间与原水运通道相比节约20天以上。
这一通道,是继长江东向出海通道、“泸蓉欧”快铁西向通道后,在南向通道上的大胆创新,是川南临港片区探索创新的又一例证。
目前,川南临港片区已与广东南沙、天津东疆、福建平潭等11个自贸试验区(片区)建立合作关系,协同开放合作地区达30个。
经过一年的探索,川南临港片区协同、开放、合作的国际贸易新格局已然形成。未来,一个高效、快捷、便利的自贸区将在泸州强势崛起,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C
平台建设口岸功能不断完善
自运行以来,川南临港片区坚持不懈地进行平台建设,口岸功能不断完善。
海蛎子,泸州新崛起的一家海外生活用品店,去年4月1日在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运行,海蛎子将泸州地区的第一家店铺开进了自贸区。到如今,一年时间,海蛎子已经将第五家店铺开进了泸州城区。
“正是借力自贸区,企业实现了迅速发展。”海蛎子跨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婷说,以前,从国外进口面膜、护肤水等非特殊性用途的化妆品,走完审批、备案等整个流程需要等上一年,自从自贸区启动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以来,这个流程时间缩短到一个月内,减少了企业等待的时间和压力,让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可能。
正是川南临港片区全力以赴申创功能平台,所以一个又一个有利的消息才纷至沓来。
日前,川南临港片区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已获得国家层面批准。今后,泸州及其周边市民就能吃上价廉物美的进口肉类食品,同时也将填补川滇黔市场肉类供应不足的缺口。
川南临港片区设立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后,每个进口肉类集装箱通过水运比公路运输便宜8000元以上,比铁路运输便宜3000元以上,物流成本优势明显。届时,通过泸州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的肉类食品,每吨综合成本可减少500到1000元。预计3到5年时间,这一口岸就将为川滇黔地区带来1万吨以上质量优质、成本低廉的进口肉类。
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的成功获批,对推动川南临港片区实现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和做大口岸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川南临港片区周年临近,又传来好消息。我国在原有8个启运港基础上,新增5个启运港,泸州港名列其中,这是川南临港片区积极争取的结果。
对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分公司经理何忠勇来说,启运港退税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这意味着泸州港可以吸引更多的货源向这里聚集。何忠勇说,启运港退税政策在泸州实施后,出口退税时间点提前到启运时,从泸州航运至上海的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时间可提前25天甚至30天,这将大大节省企业资金成本。
随着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推行,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的推进,建设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的获批,新的平台必将给泸州带来更大的发展,泸州及周边群众将会得到更多的福利。
周年临近,川南临港片区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布局更高、更广阔的功能平台。川南临港片区已瞄准综合保税区、国家开放口岸、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检验检疫综合试验区以及进境水果、整车等多个指定口岸,将全力以赴争取。
站在新的起点,川南临港片区这艘船已瞄准更高的目标,向着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的目标全速前进。
原标题: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这一年:平均每3天推出一项创新试验 打造内陆自由贸易加速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