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成都维修公司只要和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比拼时间和物流成本,立刻会败下阵来。因为国外航空公司发动机进场维修前,必须来个“香港游”,履行报关手续。这一游,每台发动机至少要多花两周时间,而且还要增加25万元的物流成本。
驱车沿货运大道一路前行,进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左前方一片打围的场地映入眼帘,时不时会有大型货车从岔路口进出,挖掘机的声音也时不时在耳边响起,这就是正在做地平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项目现场。可不要小瞧这块还在凿平的土地,未来这里将崛起亚洲最大的飞机发动机维修基地,二期建成时这里将达到年维修量600台的能力。
三家世界500强联手打造
位于双流园区的这个基地很不简单,不单单是它瞄准的是世界前五、亚洲最大的发动机维修基地,更是从它的股份身份就能看出其雄心不小。这个项目是由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纵有限公司(简称“四川国际”)负责的,四川国际不仅是全国三大发动机维修中心,它的股东则是三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可谓是强强联手。据介绍,四川国际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法国斯奈克玛公司、美国GE公司于2010年共同出资成立的国内第一家致力于CFM56发动机维修和修理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中国唯一的CFM56 OEM修理厂,波音系列飞机均使用这一发动机。
“四川国际早就在机场附近的基地开始维修业务了,目前的维修量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国内和国际部分的客户大致对比在6比4。”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项目招商部部长王林告诉记者,随着成都的航线日益加密,航空第四城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来蓉维修发动机的航空公司也越来越多,机场附近的基地就显得小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维修需求。”
在市场日渐扩大的同时,四川国际决定在双流综保区内建设飞机发动机保税维修检测基地,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9亿元打造“亚洲最大”
资料显示,四川国际于2013年6月与双流县签署投资协议,将在保税区内建立这一基地,但这一基地目前还处于方案设计(已过规划专家会)和场地平整阶段,为何会拖如此长的时间呢?
“保税维修项目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工作,在双方签署协议后,我们需要向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提出申请,在三方同意申请后,我们才能开始建设。”王林解释说,双流园区是在2014年5月正式拿到航空器发动机保税维修这一资质的,“而后四川国际的三家股东再通过董事会确认方案,都是世界500强企业,研究确认周期也相对较长。”
据悉,这一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0亩,协议总投资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6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一期占地面积约110亩,建筑面积4.1万㎡,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3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主要从事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检测项目,一期建成年维修能力300台;二期建成年维修能力将达600台,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世界前五、亚洲最大的飞机发动机维修基地。
“这个项目建成后,不仅有利于综保区的保税维修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成都航空器发动机配套产业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王林称,成都已经被这一项目的落地视为发展航空器发动机配套产业的契机,目前已经有生产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企业在双流落户,随着这一基地的建成,“更多的配套产业将来到成都,为成都形成一个新产业。”
目前,这一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将启动主体建设,2016年底项目一期建成投用。
其实四川国际早已经在双流机场附近拥有一个维修基地,且已经是全国三大飞机发动机维修中心之一,为何还要再建一个保税维修基地呢?保税维修的优势又在哪里呢?记者了解到,进口发动机维修手续的繁琐、成本的压力,让发动机维修企业很难抢到国际大单。
“从前,进口发动机的维修,必须到‘香港一日游’,履行报关手续。这一游,每台发动机至少要多花两周时间,而且还要增加25万元的物流成本。”王林说,所以和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比维修时间和物流成本,很多时候就只能败下阵来。尤其是在当前进口维修发动机的业务正在日益增大,如果能够在成都本地实现保税维修,“这对于吸引国际客户非常有优势。”
目前,内地可以进行航空器发动机保税维修的地方有珠海、上海等地,成都这一保税维修基地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大家实现了错位发展。”王林介绍,目前这三个基地维修的发动机型号不同,因此竞争并不大,“空客的发动机就需要前往珠海维修,成都这边主要是波音系列飞机。”
>>新闻背景
成都海关
深入企业跟踪
每月生产量
享受到保税维修红利的,绝不只是飞机发动机一家。 日前,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因成都复制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政策,成都保税维修正发展成新产业,并有效带动成都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内企业转型升级。据统计,截至2015年1季度,成都高新综保区内企业维修境内外平板电脑165万台,货值4.7个亿。从飞机发动机、平板电脑到光电产品,一个新的产业———保税维修正在成都兴起。目前,成都的保税维修业务,覆盖了美洲、欧洲、大洋洲等的几十个国家,带动了一批以制造业起家的企业,加速向制造服务业升级转型。
成都海关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成都海关多次深入企业调研,跟踪每月生产量变动情况,采集产品出口及内销数据,关注内销数量、货值、征税额变动情况,建立专项动态表进行定期分析,并召开多方参加的专题评估会议,科学论证申请政策支持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专题汇报、正式行文、会议座谈、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向总署反映区内企业迫切需求,争取政策支持。
原标题:省时省钱的成都优势:少花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