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成都转型启示录

2015-05-17 22:52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1

《凤凰周刊》记者/张弛

2015年,中国“万亿俱乐部”终于迎来了首个西部城市——成都。大陆经济已入“新常态”,GDP增速进入7%时代。如何通过转型适应“新常态”继续发展,成为各地政府不得不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一向被认为地处西南的成都,因显现出逆势发展的黑马之势,尤为值得关注。

从数据上看,成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领跑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从“万亿俱乐部”城市分布来看,除了传统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板块,成都是少见的西部城市新贵。

成都一直被期待为大陆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对大陆经济版图夯实和重构承担责任。此次进入“万亿俱乐部”,令其“第四极”崛起西南之势更加翔实可见,亦令人对成都、对大陆经济的拉动作用充满期待。但除了数据上的意义,成都如何通过主动适应“新常态”,主动转型,以至于“华丽转身”,达到和保持“第四极”地位,更具有标本意义。成都转型之路,是大陆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诸多经验集中所在;成都转型面临的困难,亦是未来大陆经济发展的侧影。 

破“旧”立“新”,主动转型

“都在谈‘新常态’,成都的情况也差不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产业发展处副处长蒋炜告诉《凤凰周刊》:成都并未能置身经济大环境之外,获得额外契机。

尽管对“新常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当大陆经济增速的答案揭晓时,不见得所有人都能那么淡定。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一季度宏观数据,GDP同比增长7%,创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低。

在跨越万亿门槛的同时,成都经济和全国一样,正同步迈入“新常态”。GDP高速增长难以为继,中高速增长将成为常态。以消费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主的多元拉动将成为常态;三产融合、高端品质、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常态;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将成为常态;依托城市群和经济圈抱团发展等也将成为“新常态”。

站在万亿级的新起点,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四川省“首位”城市,成都如何加快产业创新结构的步伐,如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然是艰巨而系统的工程。

但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看来,“新常态”既是一个主动作为的过程,更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成都提出,将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破除GDP崇拜、“速度情节”和“换挡焦虑”,在做强产业优势、推进天府新区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奋力成就新作为,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

在传统行业普遍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成都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除了要做强存量,还必须考虑布局增量,发现并培育新的增长点。而其关键突破口就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成都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就是“推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成都市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明确,要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

立足于调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成都迅速完成了“新常态”下的一系列部署:率先发展信息安全、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重点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成都相继启动了7个方面284项具体改革,出台了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55条措施”,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了各类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 

转型之道:差异化定位

如果不愿意忍受太过拥挤的生活环境,成都或许是一个理想的去处:除了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生活和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成都已是业内公认的大陆IT产业第四极。

以大陆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为例,成都分公司已近3000人。游戏、QQ、微信、云平台等几乎所有产品在成都都有力量分布。2015年腾讯成都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后,将成为腾讯西部最大的研发中心和人才基地。而对于腾讯北京等地不少员工来说,“去成都”早已是个热门话题。

再以电商为例,阿里巴巴、京东、携程、环球资源、亚马逊、艾瑞咨询、易观国际等超过30家全国电子商务行业领军企业在成都设立区域总部,80%的全国网络零售100强企业完成以成都为中枢的西部市场布局。本土企业亦快速成长,行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达200余家、网商十余万家。如此蓬勃之势,超出不少人想象。而这也是成都寻求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的成果之一。

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GDP增长8.8%,低于2013年的10.2%。成都经济增速10年来首次滑落到个位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高端产业体系。”这是今年1月成都市市委书记黄新初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被视为成都突破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转型目标与发展路径。

“这主要是出于一种差异化定位的考虑”,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说,现在国内一些城市群定位功能雷同,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竞争。“布局产业,既要瞄准成都经济圈,也要考虑成渝经济区,同时还有‘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在瞄准这些的同时,还要分析周边,跟人家的差别、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下一步可以增加的优势”。

成都编制的《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2014-2017)实施计划》,就是落实上述发展思路的一个行动方案。所谓“1313发展战略”,就是一个顶层设计,3个发展层级,13个产业。具体内容包括:构建1个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形成“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三个层级,重点推进包括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在内的13个产业发展。

比如第二个层级,主要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有强有弱,发展有快有慢。“大家都知道发展的方向,但现阶段具体怎么做,还需要探索。这个过程是很曲折的,所以需要加快发展”。蒋炜说。

而电子商务则是被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第一层级产业。2014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5248亿元,网络零售总额超过561亿元。

据成都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处副处长谭凤海介绍,成都的电子商务布局着手较早,他所在的电子商务处是全国第一个,当时中国还没有电子商务师。“成都人的开放与包容,不亚于北上广深。这个城市的基因就决定了它的开放程度,加上经济转型、城市管理等方面,也需要电子商务这么一种手段”。

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差异化定位。因为当时虽然阿里巴巴还没有形成垄断,但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前面有了马云,再想去追是很难的。”谭凤海说,“成都只能另辟蹊径。因此在我们的首轮规划里,就提出了要发展移动电商”。

如此布局,并非凭空想象。谭凤海说,移动电商主要是基于生活区域本地化理念,生活是它最好的一个切入口,人都要喝咖啡、要吃饭等等。这个理念我们几年前就提出来了,就是现在所说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目前发展电商已经被写入很多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发展战略,但成都有自己的优势。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古就是商贸之都,现在又是“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而移动电商恰恰是与生活相结合的”。

发展到现在,成都从零售、金融、家电、汽车,到农业、房地产、旅游、制造,都因互联网而发生着改变。通过订单,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带动农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网络打造自主商品品牌,通过3D打印、定制生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进发;而通过网店和互联网推广、营销、接入等一系列新的模式,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正发生着革新或革命。

在目前国内电商巨头已经形成垄断的情况下,要推进产业发展,依然离不开差异化定位。比如农村市场,目前还没有哪家电商真正做起来。现在都是货物销往农村,但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将农产品外销。这正是电商的专业服务市场。

“这是未来最大的一块‘蛋糕’。类似的专业细分市场还有很多,比如社区电商,还有类似‘电商保姆’这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未来的市场还很大,就看你能不能去发现。”谭凤海打了一个比方,现在电商行业的状态就像是一座金山,不过大家都只顾挖金山,忽略了旁边还需要有卖面条的人。

“未来是移动互联的时代,将移动化和本地化。”谭凤海说,“对于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来说,电商的发展还提供了一个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的高效路径”。

接下来,他们还将按照“全域成都,三次产业”全面电商化思路,拓展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新兴商业模式,构建行业应用孵化平台,推动平台企业开展专业市场、零售卖场和特色商业街区的传统商业电商化改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