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建设生态湿地 打造宜人成都

2015-05-17 23:0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政府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只有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这场革命性变革提供可靠保障。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政府常会处于尴尬境地,成都加快实施“六湖八湿地”工程,不仅能够推进成都的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更能实现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共同推进的多赢局面。 

在大陆各地还在GDP的指挥棒下,大搞土地财政,甚至不惜靠环境换发展之时。成都已经根据中央的精神先行一步,开展“六湖八湿地”等生态建设,不仅推进了成都的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更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共同推进的多赢局面。

《凤凰周刊》记者 钟坚

“天府之国”成都,自古因水而兴,因水而荣,以其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汉晋时成都便有“泛舟顺流,舶舮千里”之称。到了唐宋两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如画风光中的繁忙水码头有“水向金陵”之称,成了成都与长江沿路各城市之间进行商贸往来必不可少的通道。清代以前,成都的货物、客商大量通过锦江和府河接峡路水道出川,远销或远走江南,进而遍及全国各地。

成都的水网河湖一如江南水乡,天然发达通畅,城内沟渠纵横,达100多条之多。从今日尚存众多桥名如青石桥、桂王桥、高升桥、三洞桥、玉带桥、半边桥、落虹桥、七星桥可见,成都过往水资源丰富的历史。古时成都沿江还建有一些游赏娱乐场所和制锦作坊,足见这座城市的发展与水密不可分。

正如世界上众多超大型城市,成都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如不加强保护,随着时光的流逝,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为此,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上,成都市委、市政府近几年来,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推动城市生态发展和规划建设同步,不吝巨资,在城区及成都以外的区域大规模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逐渐将这座天然浑成的亲水之都建设成宜居、宜商、宜人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开立法保障先河 

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带来不仅是城市内河水污染严重,水中金属污染、化学污染和食品污染指数较高的现实,还因机动车车数量的猛增,会产生空气中总悬浮颗粒以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过正常水平的环境困扰。

成都丰富的水生态系统此时发挥了作用,横贯东西、沟壑纵横的成都河网水道和城市居民区的空隙地,有许多天然留存的沼泽湿地。现代城市规划专家已证实,湿地作为城市内部的绿肺,对城市的气候有着极好的调节功能,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成都市曾对所辖湿地资源进行了一项专门调查,发现成都共有350多个湿地,湿地资源总面积21067.57公顷,湿地植被面积2020.69公顷,大小河流150余条,总长1500多公里,湖泊、库塘194个,水田243万亩,还有已建成的9大人工生态湿地公园,包括浣花溪公园、青龙湖生态湿地、三圣乡生态湿地等。

成都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50多条,全长1500多公里,河网密度高达1.2公里/平方公里,水体总面积达42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3.5%。河流水系总体可分为岷江水系、沱江水系。

湿地资源家底的调查使成都市对下一步城市建设规划心里有了底气。2012年,成都迅速启动了环城生态区的规划建设,决定傍河成湖,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极大地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成都的生态环境,立足当下,泽被后世,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成都在市中心区域提出“六湖八湿地”生态建设规划。“六湖”,指成都依托现有的府河、清水河、江安河、东风渠等水系,规划建设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安靖湖、北湖、青龙湖6个湖泊;“八湿地”,是在“六湖”周边及成华区龙潭片区、锦江区三圣片区布局8片集中水生作物区。

每座湖、每个湿地,都编制了操作性极强的实施规划,确保建设突出生态功能和水环境功能。“六湖八湿地”就像一串精美绝伦的翡翠项链,将成都中心城区环抱在一片绿意盎然中。

为了保障这项工程的顺利实现,成都按照“把生态作为绿色的基础设施来优先打造”的思路,开国内针对城市特定区域规划立法的先河,对环城生态区实行“绿线”控制。6月,《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形成,成都市人大启动相关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这年10月,成都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

成都政府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只有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这场革命性变革提供可靠保障。 

寸金之地留湿地

“规划建设环城生态区,对成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这一决定,被视为具有“战略决策”的意义。

“六湖八湿地”基于这样的历史传承和发展需求的“战略”而生。它们紧邻穿城而过的5条河流而建,取水还水。据测算,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建成后,将使中心城区的水面比例从1.8%提升到6%,公共绿地比例从6.8%提高到27.2%,生态效益明显。

“六湖八湿地”严格禁止发展工业,在建设控制要求方面,规划要求,农业种植物、苗木、生态植物植被、树木和水体的占地面积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80%;绕城高速路两侧200米范围内将主要用于生态建设,除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外不得进行其他用地建设;绕城高速路两侧200米至500米范围内允许布局适量现代服务业用地,不得新建住宅建筑。

截至今年9月,环城生态区建设已初步完成6块(4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绿地建设,在建8块,已完成增绿4853亩、植树101.94万棵,田园风光区8500亩。

这是一种难得的和谐。纵观全球各大城市,能在高度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时近距离保留生态形态的,屈指可数。成都决定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保留下133平方公里的生态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为城市提供绿肺空间,这不仅得益于卓越的眼光,更有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

得到福泽的还不仅是民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政府常会处于尴尬境地,成都加快实施“六湖八湿地”工程,不仅能够推进成都的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更能实现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共同推进的多赢局面。

已经建成开放快两年的锦城湖,如今早已是成都人热衷的景点。每到周末,这里的停车场都停满了车。环境优美,闹中取静,空气清新,是周边很多商务区人士的见解。到了晚上,这里也是不少市民的休闲首选。夜晚的锦城湖,路边灯光和远处的高楼映在湖面上,构成一幅恬静而又绚丽的图画。

目前,以白鹭湾和锦城湖为代表的湿地建设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以白鹭湾为例,3.3平方公里的湿地内,种植了各类植物200余种,由水竹等众多植物和水生物构成的生态净化系统,不仅让这里的水质提升到二类标准,空气质量也明显优于其他区域。

QQ图片20150518093221

白鹭湾湿地公园,成都市民骑行胜地

而按照成都市出台的《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成都市还要在主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新增、扩建大型湿地9处。其中,占地最大的为环城生态区湿地,占地2.5万亩。

湿地建设造福于民

以“六湖八湿地”为主体的环城生态区建设的同时,成都还在几大卫星城分别规划建设几处大型的湿地,计划和兴建中的湿地有新建双流县白河湿地群、青白江区凤凰湖湿地、新津县白鹤滩湿地、崇州市羊马河湿地和桤木河湿地5处湿地。

“挨着片地建设湿地公园,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成都湿地保护中心工程师张诗军说,以后建成了将会是成都很大的一个名片。张诗军说,在天府新区生态湿地建设中,地方官员还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通过湿地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蓄水功能,用以调节生态环境和提高成都市的水资源利用率。

在成都郫县新民场镇云桥村田野的深处,成都平原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禁区——徐堰河和柏条河之间,有一块面积50多亩的空地,这里就是云桥湿地,一个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的湿地。

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津县城以东,西河、金马河、南河、杨柳河与岷江的交汇区域,同时也位于新津县旧城区、天府新区岷江组团及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个区域的中心腹地。

目前,先期开展的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示范展示区分为A、B、C三个区,现已完成A区水生植物、树木栽种,水湄台、绿野平台、木栈道、石汀步铺设等;B、C区木栈道、石汀步正积极进行进场准备,预计整个示范展示区建设项目将于5月底完工。

桤木河湿地公园主体部分以2.7公里的河道为中心,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将打造以荷塘湿地生态系统为依托,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农业、科普教育和湿地保护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目前,桤木河湿地公园一期已经完工,5月1日正式对市民开放。二期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三期工程也已经进入了规划阶段。

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谷阳表示,湿地公园的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最自然的景色,感受到一座城市的生态本底,也提升了作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湿地建设也是造福于民的。

在大陆各地还在GDP的指挥棒下,大搞土地财政,甚至不惜靠环境换发展之时。成都已经根据中央的精神先行一步,让出大量建设用地用于建设“环城生态区”等生态建设,不仅推进了成都的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更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共同推进的多赢局面。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