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谈网络生态未来10个问题(2)

2015-06-11 13:13   来源: 网络传播杂志   编辑: 张薇梅朵   责任编辑: 马兰

5怎样应对千万级的微信公众号传播?

问:现在近千万个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远远跟不上需求,其中很多营销号也在传递一些误导性信息,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姜军:对传播重要内容的公众号必须进行规范。新闻出版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对从业资质都有规定,但是微信公号现在还没有限定,对所传递信息的来源、动机都无从分辨,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而且还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一个严格的编辑班组,成本、人力是个人操作的几倍几十倍。这就是传播能力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种传播机制失衡、传播失控的状态。

问:传播平台已经不局限于网站了,即便微信,现在到巅峰了,已经有下降的苗头,下一步会不断有新的平台出现,其实人人都是传播者?

姜军:中央网信办一直在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让网络空间进入正常轨道。可能会发展出一些第三方的评价机构。比方说,一批协会正在组建中,协会下设很多委员会,委员会是有一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它在政府的指导下可以对微信公众号等其他媒介做一些评价,逐渐淘汰掉一些劣质的媒介。目前的很多网络信息存在虚假、自相矛盾的情况,事实上,只有最靠近信息源的人才能发出正确信息,但是他不一定发声或者影响力不大,用户接收的信息就无从分辨真假。传播能力空前发展之后,如果对传播内容的审核、传播秩序的规范没有跟上,就会造成混乱。

6中国有几个舆论场?

问:网络界有“两个舆论场并存”的说法,您怎么看?

姜军:认真说起来,“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先生在十多年前最先提出来的。他说的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的舆论场,主要体现在媒体上,一个是民间的舆论场。那时,互联网还没有形成一个舆论场。

我们理解的“舆论场”,是多种声音在一起、能够共同发声、能够交流交锋的一种场合,只有互联网才有这样的特点。传统媒体是一种“喉舌”,把它叫做一个“场”就只能是第一种意义上的场,一种单向传播的场。我们认为的“场”一定是有交流、有不同声音的。什么是“舆论”呢?就是包含公众意见,所以,只有互联网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舆论场。

问:现在网络舆论场已经没有中心的,很分散。

姜军:这就是互联网的特点,多中心,或者叫“去中心化”。

7真正理性的持平之论有没有市场?

问:去中心化之后出现一些新的传播特点,比方说娱乐化传播、营销性传播等。这样就会交杂很多东西。

姜军:这就是正常的生态。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大众关心的信息分成不同种类,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是时政新闻,这是一等的新闻,所有人都要关心的,媒体报道的新闻很多人不感兴趣,不是说跟他没有关系,而是看到的信息残缺不全或者短时间看不到与自己的关联。

问:网络舆论场中,网民的激化表现是不是把舆论放大了、激化了、极端化了?是不是会跟现实产生落差?

姜军:这种现象当然是有的,现在的舆论场有它的不足。不少网民也比较情绪化,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面目有区别,在网络中是带着面具的,这样就放大了人性中恶的一面。真正理性的持平之论怎么会没有市场呢?一定会有的。

问:有观察说,最近十年的网络舆论呈现出来的轨迹,刚开始就是一边倒的多,现在则慢慢的趋于平衡。这是为什么?

姜军:一方面是官方的发声多了,官方的发声用适应网络传播的方式,适应网民习惯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比如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它这样的主流声音以网络化风格的表达越来越多,促进了舆论场上官民之间的意见融合,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网络本身也有自我教育、自我净化的功能。随着正确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多,正气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敢于说话,政府扶持正能量的声音,打击恶意的传播,抑制了邪气,更多的正直的人敢于说话。

8官方媒体的价值如何去体现?

问:很多人说媒体要消亡了,但海量信息时代,信息的加工显得十分重要,这种加工应该还会是一种行业吧?它会往什么形态发展呢?

姜军:我觉得应该会有,只不过这种加工以什么方式存在,应该和过去是不一样的。比如,维基百科在知识加工上首先采用了分散的方式。加工组织以什么样的形式和规模存在,取决于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工具,按照工具来组织信息加工,而不再是过去的那种方式。

问:我们看到像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也开始做客户端、微信公号等,投入不少资源,但是,在未来“人人都是媒体”之后,这些官方媒体的价值如何去体现?他们会走向何方?

姜军:现在,官方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公信力,是权威性,是跟政治体制相对应的一个传播渠道,这是它的职能和地位所决定的,这一点不容易被替代,但是其他的一些小的消息方面则受到很大挑战。虽然发布的主体越来越多,但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仍然适用。

9“信息茧房”有多大影响?

问:现在还有一个现象,很多人只在群体内部的交流,组成了各种小社群,不关注公共的东西,只关注自己的小群体的事件。“信息茧房”越来越多,会不会导致跟公共有关的讨论无法进入某一个群体?

姜军: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公共利益实际上是由大量小的群体利益构成的。一个社会应该有无数的小的组织,公众在这种组织讨论或者争取自己的利益。

10“新华体”之后会不会有“网络传播体”?

问:哪些新闻传播规律会越来越凸显?

姜军:一些传播的基本法则,比如,编辑依然要有规律性的编辑规则,写作依然有规律性的要求等。以文字为主的传播形态还会存在,但是图表、图片、视频等等其他方式也会越来越多。

我们要注意的是,基本法则也在改变。甚至可以畅想未来对不同的人群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技术工程师为主导的媒体是有可能的。

问:以前有“新华体”,有没有一种可能的“网络传播体”?

姜军:我觉得可能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这种个性不是生产者的个性、制造者的个性,而是用户的个性,个性需求。

问:这样想,就有了无限可能。

姜军:前几天聊到书籍,书是个印刷时代的产品,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与其花很多时间去写书,读者花大量的时间去读,倒不如利用互联网的工具把想表达的思想、想传播的知识信息利用聊天、视频等网络的方式去传播。别人可以提问,作者做有针对性的回答,比直接阅读一本书花的时间少,印象又更深刻。碎片化的传播与吸收,把一本书肢解消化。

问:但是成品的书可能有系统的功能。

姜军:是有系统的功能。但是你也可以看到,流传最广的书,像佛经、论语,都是碎片化、对话的方式。对话不一定不系统,而那些看上去成体系的东西也未必就能自圆其说。一本书最启发你的能够留下印象的只是其中的几句话。

问:看来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好像在改变我们的思维。

姜军:碎片化的思维方式正在改变我们的认知结构。

(采访者:黄志杰)

原标题:姜军访谈录| 事关中国网络生态未来的10个问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