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非遗是所有人的,它属于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办公室主任刘洪、属于漆器手艺人周雪莹、属于国家级传承人宋西平、属于所有的成都人,并让全世界共享。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我们来到了刘洪的办公室,握手,寒暄,落座,奉茶,互递名片。采访开始前,他突然问我:“你不介意我使用方言回答你的问题吧?”
川音悦耳,直至采访结束起身拜别之时,我才明白刘洪为什么如此。他说:“我一直在用方言和你交流,其实,普通话也可以说,只是说不怎么好。日常生活中,如同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一定要去使用,才会有流传。譬如本地方言,大家都不说,或许某一天,方言也会消失。”
我认同刘洪所说,手艺在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实际上就是手艺。那时候,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时时处处,可见手艺人。但这些记忆中的手艺,却在某一天成为了非遗,不使用,就无传承。
非遗的记忆,在从时间无数的缝隙中被寻找到之前,其实,一直在成都。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些成都人的记忆,共同组成了这座城市非遗传承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一个人的非遗时光
周雪莹保留下对手艺独特的个体经验:当她把稚嫩的小手放在钢琴上抚摸之时,滑润的舒服,成为她最初的记忆。
成都漆器,又被称作“卤漆”,2006年5月20日,该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而著称。器成,则有千年不腐之神奇。在2002年,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漆器残片,历经千年,依然纹饰斑斓、色彩亮丽。而在金沙遗址出土的漆器,也将成都漆器业发展提前到了3000多年前的商代。
穿越时空的隧道,3000年的非遗传统技艺,在周雪莹的手指触摸中传递着手艺的温度。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所在,实际上正在于此。我问她,何以如此?她低头想了想,抬头说出一句:“喜欢,就是喜欢,没有什么道理。”
非遗秘技传习而授
作为国家级非遗漆艺传承人的宋西平,她的四十多个徒弟,其中有90%就是通过网络查找,主动上门来学习的。这里,成为一个各方学习者往来之所,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一个交汇点。
最初,对于登门求学者,宋西平来者不拒,但是不少徒弟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因学习漆器时间太久,并且挣不到多少钱就走了。自此之后,宋西平对于求学者也有了一些要求。她说:“首先要看是否适合做漆器,很多人开始都是凭兴趣,但是学习之后坚持不下来。其二,是否心细。最重要的一点,是否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如宋西平的非遗传习所并非一家,据统计,成都市目前共有非遗传习所52家,涵盖了川剧、蜀绣、漆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培训上万名学徒。而由成都市委、市政府主导的各项非遗传习所中,只要你想学,包括宋西平在内的非遗传承人,无所不教,倾囊而授,再无传统技艺秘技非传不授了。
文化自觉于成都
成都这个城市,非遗和生活中的交集,随处可见,融入到方方面面,构成了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背景——吃的是川菜、麻婆豆腐、担担面;穿的是蜀绣,旗袍贴身,雅致俏丽;看的是川剧,妙音绕梁,变脸绝技……
我在成都逗留十余天,目之所见,耳中所闻,市井民间,莫不如此。我想,正是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兜兜转转千年,已经融入在成都人的血脉中了。
漫步在成都街头,锦里古街、宽窄巷子、文殊坊,那些传自千年的非遗,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吸引着往来游人的目光。我突然明白了,存在、接触、传承、未来,非遗之绵延不绝,这不正是最完美的答案?
原标题:每个人的“非遗” 所有人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