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抗战之鉴 三件遗物里的成都大轰炸

2015-07-20 08:34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小小的遗物,以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迹,记录着、昭示着战争的残酷、历史的苦难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

成都大轰炸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专门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成、渝的战略轰炸计划,即“101号”作战计划和“102号”作战计划,对成都、重庆和四川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轮番轰炸”,其目的在于摧毁我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

1938年11月8日至1944年12月18日,在长达6年零40天(共2230天)的时间里,日寇先后对成都进行了31次大轰炸。期间共出动飞机921架次,投弹2455枚,造成5337人死伤(其中死1762人,伤3575人),炸毁房屋15208间。轰炸目标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商业中心,包括城区的平民居住区、学校、医院、外国使领馆、外国教会等非军事区,以及各交通要道、军事基地、空军机场等,无一例外地遭到日机的“无差别轰炸”。时至今日,大轰炸时期留下一些文物和遗物,依然警醒着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大轰炸遗留下来的梳妆台 摄影记者 陶轲

大轰炸遗留下来的梳妆台 摄影记者 陶轲

1

一张梳妆台

院里被炸,亲人遇难,唯留梳妆台

这是一张漆面斑驳的梳妆台,台面木头拼接处已裂开缝隙——岁月在上面已刻画太多的痕迹,不仔细看,往往容易忽略上面三处似火灼烧的痕迹。

这三处痕迹,是日军轰炸成都期间,弹片划过刻下的印记。梳妆台的主人扔掉了很多用过的东西,唯独将它保留了半个世纪,最后将它送到了建川博物馆里的川军抗战馆。

梳妆台是成都市民李幼霞的陪嫁品。2001年,李幼霞将一直珍藏了60年的梳妆台赠送给了建川博物馆。“当时我们给了500块钱,没想到第二天她专门把钱退了回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回忆说,当时已年过八旬的老人表示,虽然经过很多次搬家,这个梳妆台早已不用,但她还是拒绝了儿女们希望将它扔掉的想法,直至将其作为文物收进博物馆,以“继续保留下去,警示后人”。

在老人家亲自手写的回忆录中,梳妆台不仅仅是她的青春记忆,更是一家人遭受大轰炸的惨烈见证。

1941年,李幼霞刚刚20岁,和公公婆婆、大伯二伯同住在金马街的一个大院里。她住院子最里边的房间,娘家陪嫁的家具梳妆台、衣柜就摆放在屋里。“那几年,跑警报成了家常便饭,警报一响,我们就挎着大包小包跑,跑的次数多了,就只带小孩的东西跑……有时一天要跑好几次。每次警报解除后,人们不只是急着回家,担心家的安全,还要打听被炸的地方,人员伤亡情况。更担心亲人、朋友的安危。”李幼霞在回忆录中说,她的二姐,就是在日本鬼子炸皇城(现省科技馆位置)时被炸断了双腿,因流血过多而无法救治离开人世的。

安葬了二姐,当天的苦难却还在继续。李幼霞刚刚回到家,防空警报声又一次骤然响起,她赶紧拿起挎包抱上孩子就往外跑。“刚跑到一个大菜地边,就听见鬼子飞机的轰鸣声,我把孩子往菜地里一塞,自己也趴在菜地里,不一会儿就听到炸弹爆炸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着,震耳欲聋,爆炸声、燃烧声交织在一起……”直到人们相互呼唤着寻找亲人时,她才从惊恐中清醒过来,抱着孩子往家里赶。“到家时,不由得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院门处被炸弹炸了一个大坑,我大伯和守门人被炸死在院子里,院里大部分房屋已被炸成了一片瓦砾,我住的那间房子还歪歪斜斜地独留在那片瓦砾中,一边的墙已被震坏,房中大部分家具已被倒塌的墙和弹片打烂,仅剩下梳妆台相对完好。”

原标题:三件遗物里的成都大轰炸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