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捐给纪念馆
让红军精神发扬光大
红军离开了高何镇,张崇荣父子经常想起他们。
有了孙子张勇后,张德成常为他讲起红军的事。他记得那时,红军人人都背着铺盖卷,到落脚地就以地为席。初到高何,红军们都睡在河坝头,不进老百姓的屋。有一天,一位红军战士到农民高估林家喝了碗水,掏钱要给他。高估林不要,红军就把200文的铜元放在他家的门口……
“他们一路挖着野菜树根而来,然后又继续一路挖着野菜走了。”
这根扁担,就成了张崇荣一家最珍贵的传家宝。家中谁都没使用过它,说它太细,生怕用断。张崇荣更是把它看作宝贝:白天怕它被偷,藏在屋子的房梁上;晚上取下来,放在床底下。
张崇荣于上世纪50年代去世。他等来了革命成功、新中国成立,但没有等到与熟悉的红军亲人再相见。
张崇荣过世后,扁担传给了张德成,再由张德成传给张永志。张家代代视其若珍宝,谁都不舍得拿它去换钱。直到2005年,张永志去世前,他决定将扁担捐到红军长征纪念馆。“父亲觉得,扁担留在自己家里当个念想,不如让它把红军在高何的故事发扬光大。”如今,家就住在红军长征纪念馆附近的张勇,时不时就会跑去馆里看一看。他觉得这根红军留下的扁担,始终是家里最大的荣耀。
布币
80年前,邛崃原油榨乡的刘代春是位猪肉商贩,红军的司务长每到场期,总要去刘代春的肉摊买猪肉。司务长先后在刘代春的摊位上买了约300斤的猪肉,一共给了刘代春几千元布币。
红军买肉的布币
他收藏了半世纪
在邛崃,如张崇荣家扁担一样的红军遗物还有很多,它们同样凝聚着红军的坚韧、无私、无畏。农民刘代春家中珍藏的布币,就是其中之一。
在邛崃市文物管理局,记者见到了这些已经泛黄的布币。这是由粗麻布片裁成的长方形货币,由黑色油墨印刷而成,直到现在还很清晰。记者数了数,共41张,其中37张是布币,还有4张是纸币。除了一张纸币的面额是“一串”,其他纸币与布币,面额都为“三串”。
细看这些布币,大小、形状只是接近,并不精确一致。邛崃市文物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川陕苏区发行的货币。
布币的正面,正中央是一颗醒目的五角星,五角星中间,还有一只紧握的拳头。五角星图案下方,印着面额“叁串”,再往下,则是发行时间“一九三三年”。五角星图案的上方,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字样。再上方,是一排紧凑的字:“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而那四张“叁串”和“壹串”面额的纸币,还都印着列宁的头像。
80年前,邛崃原油榨乡13大队的刘代春是位猪肉商贩,每逢油榨乡和附近的火井、高何等乡镇场期,他都要赶场去卖猪肉。
1935年11月到1936年2月期间,红军的司务长每到场期,总要去刘代春的肉摊买猪肉。刘代春不愿收红军的钱,但司务长却坚持要按市价支付给刘代春。司务长前前后后在刘代春的摊位上买了约300斤的猪肉,由于当时红军使用的是边区布币,几次下来,一共给了刘代春几千元布币。
司务长对刘代春说,等革命成功了,你拿着布币,找当地政府兑换成到时候发行的钱。然而刘代春眼见革命成功新中国成立,却一直舍不得把布币换出去。
在红军北上离开邛崃后,刘代春把布币小心翼翼地包好,夹在《三字经》里,藏到自家房梁上,这才避免了布币被敌人搜走。几十年中,布币虽然泛黄,却丝毫未损。
1981年,刘代春已是80多岁高龄。他怕后人保管不善把布币损坏,这才找到了当地政府,要捐出全部的布币。政府收到这些珍贵的布币后,依照当年红军的承诺,给他兑换了300元钱。这在上世纪80年代,已是不小的金额。
如今,刘代春早已过世。但这珍贵的布币却成为了文物,保存在邛崃市文物管理局。它带领前来参观的人回到80年前的岁月,重现红军与群众之间的感人深情。
原标题:一根80年前的扁担记忆长征中的“邛崃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