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重灾区的白酒品类,在235批次中有近200批次问题集中在非法添加甜味剂上,包括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都属甜味剂,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透露,根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白酒产品标准规定,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味剂,“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同时增加产品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来调节口感。”
排名第二的肉及肉制品及排名第三的餐饮休闲食品,问题都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硫残留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超标上。
据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介绍,菌落总数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而二氧化硫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后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二氧化硫,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监管曝光倒逼企业整改——
期待监管“手下留情”,不如做到自身安全过硬
“每天上班头件事,便是查看当天食药监局的公告栏信息,只希望企业‘榜上’无名。”8月21日,曾在今年6月被曝光的某酒企行政负责人透露,自该公司产品被曝光后,很多经销商纷纷退订产品,近两月销售环比下降了近4成,“眼看下半年销售旺季即将来临,如再出问题今年业绩就完蛋了。”
连日来,记者采访被曝光的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大多数企业负责人都对企业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并在监管部门指导下,通过提升硬件设备、强化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等方式进行了整改。然而也有个别知名企业负责人却并不以为然,反而将怨气出在了监管部门身上,认为监管部门在公布前没有告知企业,没有从保护地方产业发展、解决就业维护稳定的角度对自己“手下留情”。
这样的思维显然已过时。今年以来,国家、省食药监部门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将食品安全抽检和检查信息一律对外公开,不管企业大小没有“例外”,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行政罚款的处罚方式。“罚款最高也罚过几百万,对一些大企业来说没什么感觉,只有把其检出的问题曝光出来,才能引起企业的警觉,倒逼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食品企业应当适应信息公开这一“新常态”,自我加压提升企业安全水平。
今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正式实施,为强化食品企业掌握新法,自7月底开始,省食药监局组织开展的食品企业法人培训,然后在培训会现场,记者发现,有个别企业法人并没有到场,这其中还包括个别曾经登上“黑榜”的问题企业,如四川徽记食品、成都达利食品等,如此高频曝光还不能引起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警醒吗?
治理食品安全问题 “信息公开”比“罚款”更有用
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执法手段就是信息公开。
从今年6月起,有心人发现,每个星期四川省食药监局都会发布一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其中不乏知名企业被曝光。以前靠罚款敲不醒的安全意识,在信息公开面前无所遁形。
不过,也有人感到不理解:“为什么要曝光本地企业?我们消化了那么多就业!”
事实上,这样的企业老总没有跟上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的学习:食品安全问题,不但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是“党政同责”的政治责任问题。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升级版的法律将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更加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并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
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才能安安全全,食品企业老总最该具备这样的认识。
原标题:四川两月内频繁曝光问题食品 白酒成“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