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红星路改造首段打围完成60% 管线迁改全天不歇

2015-10-16 08:10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记者昨日获悉,红星路第一阶段打围已经完成60%。天然气、电力等多家作业单位均已进场施工,进行24小时流水作业。

24小时作业

每天休息时间仅有四五个小时

狭窄的沟槽、潮湿的环境……昨天,在科华南路的一个施工点位,电力工人周师傅穿着筒靴在沟槽底部深一锄浅一锄地挖掘着地下的泥土。因为受作业条件限制,这里只能人工进行开挖。周师傅所处的沟槽只有几十厘米见方,高度为1.5米,十分狭小,他转个身都需十分小心,稍不留神头就会碰到头顶上覆盖沟槽的钢板。

“师傅,下面的沟槽要挖成什么样子啊?”听到记者的问话,他抬起头,顺便用袖口擦了把脸上的汗珠:“要把沟槽都铲平整嘞,这样才好铺装水管。”说完他将双手撑在身旁的水泥砖板上,双脚往上一跳,便利索地跳到了水泥砖板上。只见他鞋子上的稀泥已经没过了筒靴的顶部,带到裤子上面了。

“这个沟槽是昨天晚上12点才弄完的。”周师傅用手指着沟槽说道,为了不影响车辆出行,穿过路口的沟槽在白天要用钢板盖上。他告诉记者,因为工期紧张,他所在的作业小组是24小时作业,每个人的工作时间达到12小时,每天的休息时间仅有四五个小时。“做了很多年了,早就习惯了。早一点完工,早一点通路,大家都方便。”他对记者说。

狭窄围挡里

挖掘机每天“甩头”数千次

挖掘、刨土、堆土、后退、填埋……挖掘机驾驶员熊高明和他的工友们紧密地配合着,在红星路科华南路西侧的一处围挡里忙碌着。

虽然在每天上工前,技术员都要进行技术交底,把当天开挖范围里的管线图交给熊高明,但因为红星路道路下方的管线非常复杂,一些年代久远的管线根本就找不到埋设图纸了,所以挖掘时要分外小心。操作前,熊高明反复研读施工图纸;挖掘中,他与工友配合协作,警惕触碰到地下的管线。“看一下下面是不是有什么东西?”经验丰富的熊高明敏锐地感觉到挖掘机碰到了一个硬物,停下了挖掘机,将头伸出窗外向工友问道。旁边的几位工人立即跳进沟槽检查是否存在相关管线。“没有问题,继续挖!”工友回答道。这时,熊高明又重新启动了挖掘机。当挖好一段距离后,工友随即便将新管道铺入两米深的沟槽,同时完成回填,这样可以避免沟槽发生垮塌。

因为围挡狭窄,挖掘机每次挖出土后,只能小心翼翼地堆放。而挖土,放土;挖土,放土……每个动作都需要一个90度的旋转,平均10秒一次。熊高明重复操作着这样的动作,一天有几千次。“为了早点结束工程,我们都是加班加点,要晚上12点才结束今天的事情。”

王琳黎 赵子君 本报记者 袁弘 摄影 马丁

原标题:红星路改造 首段打围完成60% 管线迁改全天不歇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